空樱 作品
第372章 黄河泛滥(第2页)
是年夏,陕、晋境内黄河泛滥,致百姓数十万流离失所。
两地布政使困于此事,焦头烂额,官仓之粮亦几近告罄。
此官仓之粮,本为供陕、晋二地军队攻鞑靼所需,切不可轻动。
陕、晋之地士绅豪族,见状遂萌异念,欲趁此机兼并田土。
秦王与晋王,于民生治理之道,非为长项。然见赈灾所需粮数,亦不禁倒吸凉气。
此数十万灾民,若不得妥善安置,一旦生乱,彼时陕晋边防亦受冲击。若鞑靼乘乱反攻,局势危矣。
此时,两地士绅豪族,利欲熏心,竟趁机拉高粮价。
市井之间,米粟之价一日数涨。
寻常糙米,往日不过数文一斗,转瞬已飙升至数十文,精粮更是价高惊人,百姓苦不堪言。
有灾民倾尽家财,仅购得些许粗粮,聊以续命。
而诸多贫寒之家,已至绝粮之境,饿殍渐现于途。
士绅豪族却囤粮居奇,闭门不出,待价而沽。
其宅中仓廪充实,皆为高价搜刮之民脂民膏。
他们或于密室商议,如何进一步哄抬物价,扩大利益;或相互勾结,垄断粮源,致使市场愈发混乱。
陕晋二王见状,心急如焚。
深知此风若不刹住,民心必失,大乱将至。
遂急召僚属商议对策,然诸人多为碌碌之辈,一时竟无良策。
有幕僚建言,强令士绅降价售粮,然二王恐激起士绅反弹,影响地方稳定,犹豫不决。
又有人提议,向朝廷求援,然路途遥远,远水难解近渴。
一时间,陕晋大地,灾民哀号遍野,士绅豪族为富不仁,局势岌岌可危,二王置身其间,如坐针毡,不知何去何从,只盼能有良策,解此困局,救万民于水火。
二王求助万民商会
二王遂急召当地万民商会之负责人。
商会之人至,二王以礼相待,言辞恳切。
晋王拱手道:“今黄河泛滥,百姓蒙难,奸商哄抬粮价,乱象丛生。万民商会素负盛名,仁义为怀,望能施以援手,调集粮食,平定粮价,救百姓于水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