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反对之声(第2页)
言毕,他再次深深下拜,久久不起。
这时,礼部一位官员亦趋步出列,恭敬地向朱元璋行了一礼,神情忧虑道:“陛下,臣以为浙东同僚所言极是。常、徐两家联姻,外戚势大之患不得不防。古往今来,外戚权重,干预朝政,致使朝纲紊乱者,屡见不鲜。”
他微微抬头,目光恳切地望着朱元璋,接着说道:“常、徐两家在朝中根基深厚,人脉广泛。一旦联姻,其家族势力将进一步膨胀。假以时日,外戚或恃宠而骄,插手朝堂诸事,陛下政令推行恐受阻碍,皇权亦或受掣肘。”
顿了顿,礼部官员加重语气道:“为保我大明江山社稷长久安稳,陛下赐婚一事,还望审慎抉择,以免养痈遗患,悔之晚矣。”
言毕,他与浙东集团官员一同伏身,静候朱元璋的回应。
武将队列中,常家一位老将怒目圆睁,大步跨出,对着那几位进谏的官员一拱手,却无半分客气之意,朗声道:“诸位大人所言,实在荒谬!常、徐两家,世代忠良,为我大明出生入死,立下汗马功劳。想当年,徐公与我等随陛下南征北战,方有今日之大明江山。如今不过儿女联姻,诸位便以权势、外戚之说加以阻拦,是何居心?”
老将环视众人,言辞激昂:“我等武将,抛头颅、洒热血,为的便是守护大明,守护陛下。常家与徐家,向来忠义,岂会因儿女结亲便生不臣之心?再者,若因惧怕权势,便束缚功臣,往后谁还愿为陛下效命疆场?”
他转身面向朱元璋,单膝跪地,神情坚毅:“陛下明鉴,莫要听这些文臣之言,乱了功臣之心。常孤雏与徐妙锦情投意合,此乃天作之合,赐婚之举,合情合理。”
李善长出列,恭敬地向朱元璋行了大礼,而后直起身子,不紧不慢地说道:“陛下,容臣进一言。徐达一家,其大女儿已然身为燕王妃,论起来本就算是外戚。
而常孤雏,此前亦有驸马之身,且其妹贵为太子妃,常家同样也是外戚。如今让这两家外戚联姻,实不合规矩。”
他微微皱眉,面露忧色:“外戚势力,本就需加以制衡。如今两家外戚再行联姻,势力聚合一处,朝堂局势恐更为复杂难测。臣以为,为保我大明江山社稷稳定,为免朝纲紊乱,这赐婚之举,还望陛下慎重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