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阻力颇大(第2页)
杨宪见状,赶忙出列,向朱元璋躬身行礼后,朗声道:“陛下,徐公所言极是,实乃肺腑之言。《诗经》云:‘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徐公自随陛下以来,南征北战,靖共其位,一心为大明江山社稷,正直忠诚,天地可表。”
他微微侧身,面向方才暗指徐达之人,神色严肃道:“今者,徐公以‘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回应,足见其对陛下之赤诚。古往今来,忠君者皆以君命为至上,徐公此举,正合古训。”
接着,杨宪又转身面向朱元璋,恳切道:“陛下明察,徐公一门忠义,切不可因无端揣测,寒了功臣之心。如此,方能使满朝文武一心,共襄大明盛举。”
朱元璋听闻众人言论,目光如炬,缓缓扫视朝堂,最后落在那暗指徐达之人身上,沉声道:“常孤雏为我大明出生入死,屡立奇功。北逐蒙元,他冲锋陷阵,护我边疆安宁;内政之事,亦多有建言,助我大明繁荣。若尔等大臣,能有常孤雏这般功绩,朕亦不吝赏赐,联姻之喜,朕亦会欣然促成。”
朱元璋微微一顿,语气转厉,冷声道:“但若是做不到,却在此无端揣测,妄议功臣,休要多言!朕用人唯贤,赏罚分明,岂会因无端之言,动摇对功臣的信任。”
言罢,朱元璋目光威严地看向众人,朝堂上顿时一片寂静,无人再敢出声。
杨宪嘴角微微上扬,眼中带着几分不屑,再次面向那些反对婚事的官员,开口道:“诸位大人,方才各执一词,看似引经据典,实则多有牵强附会。如今细细想来,莫不是诸位嫉贤妒能?
常家与徐家,世代忠良,为大明江山立下汗马功劳。常孤雏年纪轻轻,便已功绩卓着,诸位大人若有此等为国效力之心,何至于在此无端反对,只知搞破坏,却不见为国家出力?”
他环顾四周,目光犀利,继续道:“陛下圣明,一心为大明之兴盛,所做决策,必有深远考量。而诸位不思如何襄助陛下,却在这等关乎功臣家事、关乎朝堂士气之事上,横加阻拦,实在令人费解。若长此以往,寒了功臣之心,谁还愿为大明抛头颅、洒热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