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徐达教子
淮西勋贵离去后,聚在一处,纷纷议论,到底要不要听林侍郎的话,着手开展其他营生。
另一边,常遇春闻得水泥官道修筑路线,当即唤来常升,吩咐道:“将咱家在凤阳的土地,平价卖与朝廷。”
常升应下,心中明白,自家如今荣耀已极,实无需为些许土地与朝廷讨价还价,便领命而去。
虽说常遇春为伤残老部下,花费颇巨,然幸得万民商会有老兵帮扶项目,那些老部下倒也能维持生计。
常家素性节俭,家中产业虽多,却能秉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之念。如此作为,使得常家在百姓心中,口碑颇佳。
林侍郎听闻常升二话不说,便遵父命将自家在凤阳的土地平价售与朝廷,不禁赞道:“不愧是辽国公的弟弟,就是明事理!”
这常升之举,无疑给其他勋贵树立了榜样。
在这土地补偿纷争不断之时,常家能以大局为重,着实难能可贵。
消息传开,其他勋贵也有所耳闻。
有的勋贵心中不屑,觉得常家此举太过傻气,平白放弃诸多利益;但也有不少勋贵暗自思量,常家在朝中地位尊崇,尚如此行事,自己是否也该重新考量。
常升知晓众人议论,却并未放在心上。
他心中明白,父亲常遇春一生征战,为的便是百姓安宁、国家昌盛。
自家受朝廷厚恩,荣耀至极,此时自当为朝廷分忧。
况且,百姓生活安稳,才是家族长久兴盛的根基。
随着常升的表率,一些原本在土地补偿问题上摇摆不定的勋贵,也渐渐松动。
他们看到常家这般做法,并未损失什么,反而得了林侍郎赞赏,在百姓心中声誉更佳。
林侍郎见此情形,心中欣喜。
他深知,常家的影响力巨大,常升此举带动了更多勋贵配合官道修筑。
而官道顺利修筑,对于国家的发展意义非凡。
不仅交通便利,促进南北商贸往来,更能加强朝廷对地方的掌控。
如此一来,在常升等勋贵的影响下,官道修筑工程进展愈发顺利,百姓也对朝廷此举多有称赞,一时间,朝堂与民间,皆呈现出一番积极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