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樱 作品

第516章 云南发展的难题(第2页)

就拿过往诸事来看,凡有新举措欲推行,宗主族常从中作梗。

他们或利用百姓对未知变革的恐惧,煽动民意;或在暗中使绊子,阻碍资源调配与人才引入。

加之云南基建滞后,经济发展未达理想,百姓尚为温饱奔忙,对新技术的接受意愿与能力受限。

如此种种,皆为技术在云南传播的重重阻碍,若无妥善应对之策,恐难顺利施行。

云南有沐英镇守,大体能保一方和平稳定。然其经济发展,所涉利益分配极为复杂。

经济发展诸多事务,诸如资源开采、商贸往来、产业布局等,各方势力皆欲分一杯羹。

这其中,不仅有当地土司、宗主族等势力,亦不乏外来商贾豪强。

他们为求利益最大化,明争暗斗不断。

军队虽能维持表面安定,可经济利益纷争一起,单靠威慑难以解决根本问题。

一旦矛盾激化引发冲突,云南恐陷动乱。

届时,朝廷为平乱,国库势必要耗费大量钱财用于粮草军备、安抚百姓。

而本为发展经济投入的资源,亦会因动乱付诸东流。

如此一来,云南发展受阻,国家财政也背负沉重负担,实乃得不偿失。

所以,处理云南经济发展问题,须慎之又慎,权衡各方利益,寻得妥善之法,方能长治久安。

且说若于云南兴办技术学院,绝非短短几年便可收获成效。

办学之事,需有师资、生源、资金,还得有适宜的发展环境,此皆非一蹴而就。

沐英虽镇守云南,保境安民,然其行事风格与常孤雏不同,并无诸般雷霆手段。

常孤雏在辽东,能凭借强硬手腕推动各项举措落地,可云南情形复杂,沐英行事多有掣肘。

云南历经长久发展,本土势力盘根错节,百姓受固有观念束缚。

若强行办学,或引发抵触,适得其反。

是以,云南只能徐徐图之。

先从改善民生、提升百姓认知做起,慢慢教化。

待百姓见识到新技术、新事物的好处,有了接受教育的意愿,再兴办学校,方能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