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为了云南而学习(第2页)
如此,通过结合辽东优势,走特色发展道路,云南农业有望实现长足进步。
工业制造业,向来来钱迅速,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可谓强劲。然云南之地,地理环境特殊,山川纵横、交通不便,实非工坊制造业快速兴起的沃土。
在此情形下,切不可操之过急,须徐徐图之。毕竟,百姓温饱乃头等大事。
云南诸多百姓,尚为生计发愁,若此时盲目大力发展工坊制造业,不仅因地理条件限制难以成功,还可能分散本就有限的资源。
只有先让百姓填饱肚子,才能稳定人心。可着重发展农业,利用云南多样气候与土地资源,提升粮食产量。
待百姓衣食无忧,社会根基稳固,再逐步谋划工坊制造业的发展。如此稳扎稳打,方为云南发展的长久之道。
辽东有杂交水稻、土豆、玉米、红薯等作物,若引入云南,从常理看,云南百姓欲填饱肚子,并非难事。这些作物适应性强、产量可观,本可解民生之困。
然目下最为关键之处,却是土司群体手中把控的土地。土地乃耕种之基,若百姓无地可耕,纵有良种,亦是枉然。土司久据云南,手中握有大量田土,百姓却难有立足之地。
若无土地到百姓手中,粮食增产便无根基,填饱肚子终究只是一句空话。
只有妥善解决土地分配问题,让百姓能耕其田、种其地,方能将辽东良种之效发挥出来,切实解决云南百姓的温饱困境,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除此以外,沐晴还选了军事课程,着重研修山地战与丛林战之法。
云南之地,山峦起伏,丛林密布,山地战与丛林战之重要性不言而喻。
云南地势复杂,山地众多,道路崎岖难行。
于此开展军事行动,传统大规模作战方式难以施展。
掌握山地战技巧,方能灵活应对。
部队可借山地地形设伏、突袭,占据高地掌控局势,在遭遇战中迅速抢占先机。
山地战还能有效利用地形优势,减少我方暴露面积,增加敌方行动难度,从而以少胜多。
丛林环境同样复杂,林深叶茂,隐蔽性强。
丛林战技巧能使士兵适应复杂植被环境,利用树木、藤蔓等进行隐蔽、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