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樱 作品

第535章 都有嘴,就你有理?(第2页)

刘伯温则直言道:“陛下,臣以为事需具体看待。商人逐利,确有奸猾之徒为祸一方;但也有诚信经营、流通有无者,于民生有益。如今这万民商会,所售之物平价便民,解了不少百姓急需,此是其利。

且其每年所缴商税,数目着实不小,填补国库,亦是助益国朝。相较寻常商贾,它带来的实惠与税利,断不可忽略。还望陛下观其实际行事,再做定夺。”

朱元璋目光转向户部一位辽东出身的官员,问道:“你是辽东人,对那万民商会想必多有耳闻,且说说你的看法。”

那官员躬身应道:“陛下,臣在辽东时,曾习算学、农学,也略通经济之道。依臣浅见,万民商会的好处,不止于售物便民。它在各地设铺,实则是打通了南北货流,一地有余之物,可输往短缺之处,如此循环,各地经济自会活络起来。

百姓见物件丰足、价钱公道,手头有了余钱,便愿多买些家用,这般消费一多,商税自然随之增长,国库也能充盈。再者,商会要运货、要雇人,还能带动车马行、脚夫等营生,让更多人有活计可做。这就如同一股活水,流到哪里,哪里便多些生气,于国于民,都是长远的益处。”

一番话条理分明,句句落在实处。

国子监一位大儒听罢,气得须髯倒竖,出列指着那辽东官员斥道:“你这后生,真是被辽东那所谓的‘新学’迷了心窍!我华夏圣学,以孔孟之道为根基,以六经为圭臬,方能教化万民,安邦定国。

你却整日摆弄些算学、工学,美其名曰‘经济之道’,全然不习圣人经典,不尊纲常伦理,这与旁门左道何异?

圣贤早已言明‘君子不器’,你却沉溺于器物之学,忘了修齐治平的根本。若任由这等‘新学’流传,必致学子弃圣道于不顾,专务奇技淫巧,世道人心都要被带偏了!还不速速悔悟,重拾经典?”

言毕,旁侧几位国子监同僚亦连声附和,皆道辽东新学离经叛道,不足为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