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帆 作品
第93章 商议吐蕃问题 (第2页)
“你真想去?”
“真想,我是太子,师父说过国虽大好战必亡,可还有后面一句,忘战必危。
我是大唐未来的皇帝,我不能当一个守成之君。如果我是守成之君,未来大唐就不会有能打仗的皇帝了。
未来咱们大唐的皇子都应该丢去战场打仗,把最优秀的挑出来当太子。
其他立大功的封王,省得他们一天窝里斗。
而且我问过师父怎么避免藩王过多。
师父说了王爷只能立功的皇子当,藩王要是去世了,他的后代就是老百姓。
直接一刀切,但是他的孩子可以在成年的时候进入军校。”
“军校?”
“没错父皇,师父说了他打算办所军校,由父皇当校长,由退下来的将军给学生们上课。
学生由各部队里考试竞争,优秀的人来长安上课,这些学生未来都是大唐的中流砥柱,是天子门生。
而藩王的后代可以不用考试直接来读,成绩好的下放从校尉干起。
成绩不好的藩王儿子就留在军校当个办事员给个七品小官,这点俸禄大唐还是给得起的。
能走多远全都靠他们自己。”
李世民眉头紧皱“制度是好的,可惜就是对宗室太残忍了,我怕他们不同意啊。”
“所以师父说了等他平定吐蕃回来再说这些事情。
到时候宗室谁敢反对父皇就让他去当老百姓。
宗室的儿子可以免考进军校了他们还想怎么样?
国家不能一直养着他们,用师父的话来说,如果大唐所有皇子都封王,只需要四五代人,大唐就会有上百甚至上千个藩王。
大唐没那么多地给他们分也没那么多钱养他们。
是好的办法就是他们看上哪块地就自己去打下来。
打多大就是多大的封地面积,但有一点,不能在大唐境内封王。
当文官的藩王可以在大唐境内自己当一代王爷,在外的藩王第一代是亲王,第二代是郡王,如果第三代还是不努力,那就封地回收。
封王后的藩王没有军权,只能管理封地百姓。他们的命脉得随时拿捏在朝廷手里。
不得干扰地方官的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