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闻其变 作品
第62章 操控
七月初一,京城里叫得上号的几个粮铺,接连夜间遭袭。
一群黑衣歹人训练有素,车马齐全,手持砍刀破门而入,迅速抢走了粮铺里的各类米粮。
等到京城巡检使赶到时,劫匪们不见踪迹,而粮铺里已是一片狼藉,只剩粮铺掌柜和伙计们抱头痛哭。
顿时街上百姓人人自危,生怕这些歹人们还不满足,抢到自家头上,入了宵禁便紧闭门窗,还教导自家孩童白日里千万要结伴玩耍。
这件事放在朝堂来看,微不足道。
仍有用心之人察觉了其中的猫腻,再加上有赵景行背地里推波助澜,圣上还没勾笔批准的应天渠修建计划,已经闹得满城风雨。
刘成辉和小舅子凑钱囤粮之事成了公开的秘密,心思活络之辈也纷纷效仿工部尚书,叫上亲族筹钱买粮。
知道的人多了,秘密也就不值钱了。
上京城粮价飞涨,陈粮从一石一两,涨到了一石十两。
更别提新粮的价格,直接翻了二十多番。
便是这样虚高的价格,也难从粮商手中买到粮食。
他们打着奇货可居的主意,死死把控住手里最后一点存粮。
翰林院编修陈茂才最近的日子过得可谓是一波三折。
他本家没什么实力,宣明一年春闱,宣明二年秋闱,同年通过殿试,一路过五关斩六将,终于得赐“进士出身”。
他是漳州陈氏以全族之力供给出来的荣耀,来了上京,却要依靠妻族银钱打通人脉,才能混得个翰林院编修的职位。
同僚上司都嫌他本家在穷乡僻壤,还吃着妻子的软饭,日常排挤冷落自不必说。
眼下有个大好时机,工部同样是漳州陈氏出身的一位要好同乡给他递了个小道消息:他认识一位米粮商人,有渠道弄出不少粮食,奈何一人力少,问他愿不愿意合资出银,一起囤粮。
家中财政大权把握在妻子手中,陈茂才支支吾吾给不出肯定的答复。
一边是同乡略带鄙夷的催促,另一边是妻子愤怒生气的神情,他急得汗流浃背,最后咬咬牙,和同乡约定傍晚就能拿出十万两银子,入股囤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