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梦蝶引·灯海惊雷(第2页)
2. 制造“意外”:穆之通过极其曲折、不留痕迹的方式(例如利用市井混混无意间泄露消息给对头商家引发纠纷),巧妙制造了该作坊一次小规模的“意外失火”和火药轻微泄露事件。这起事件本身危害不大,却足以引起负责京城治安的京兆府注意。
3. 引导调查:他匿名(且通过无法追查的渠道)向京兆府尹提供了一些指向该作坊违规囤积火药、背后有吏部工房小吏撑腰的“线索”。京兆府尹本就是个求稳又渴望政绩的人,接到线索自然严查。
4. 顺藤摸瓜:调查如穆之所料,迅速从小作坊、工房小吏,牵扯到吏部工房主事,再向上,不可避免地触碰到了吏部尚书上官止的核心利益网。更关键的是,在追查劣质火药来源和巨额资金流向时,武王李继和太子(他们通过上官止进行利益输送和安插人手)的名字隐隐浮现。京兆府尹查到此处,冷汗直流,深知此案已非他所能掌控,立刻封存所有证据,紧急面圣!
御书房内,皇帝看着京兆府尹呈上的如山铁证,脸色铁青!一场本可能在上元佳节酿成惊天惨剧的阴谋被提前揭露!涉案人员层级之高(吏部尚书!)、牵连之广(竟涉亲王与太子!)、性质之恶劣(囤积劣质火药于闹市!图谋不轨!)令皇帝震怒!
“混账!一群混账东西!” 御案上的镇纸被狠狠砸在地上,碎裂声惊得殿内侍从跪伏一片。
最终的处置与前世相似,却因提前爆发且伪装成“意外引发”而少了几分刻意的政治清洗意味,多了几分皇帝对“玩忽职守、胆大包天”的震怒:
吏部尚书上官止:革职查办,闭门思过(实质软禁),家产抄没部分,政治生命终结。
武王李继、太子:虽证据指向他们知情甚至可能参与分利,但缺乏直接谋逆铁证。皇帝为保皇家颜面,以“御下不严、失察之过”为由,罚俸一年,禁足王府/东宫三月,严加申饬。此举既是惩罚,也是警告,更是将二人势力暂时禁锢。
相关涉案吏部官员、工房人员、涉事商户等,或斩首,或流放,或入狱,惩处极为严厉。
这场由穆之精心策划并提前引爆的“灯海惊雷案”,在京城掀起了滔天巨浪,也暂时打乱了武王和李修闲迫害阿月的原定步骤。
对武王/林修闲:打击沉重!上官止是他们在朝中重要的财源和人事操盘手,其倒台断其一臂。武王和太子被罚禁足,如同猛兽被关入笼中,不仅无法亲自指挥针对阿月的阴谋,其党羽也因皇帝震怒而风声鹤唳,行动大大受限。他们不得不暂时蛰伏,重新评估形势,积蓄力量。迫害阿月的计划被迫推迟。
对阿月:她敏锐地察觉到京城的权力格局因这场突如其来的大案发生了剧烈震荡,尤其是武王势力的受挫。这无疑为她争取了宝贵的时间。然而,她对孤穆之的警惕丝毫未减。当“灯海惊雷案”爆出,其牵扯之深、后果之烈,让她瞬间联想到那封被烧掉的信中关于“幕后之人能量巨大”、“死亡陷阱”的警告!这更让她确信孤穆之此人背后必有惊天秘密,其危险性甚至可能超过她的预估!她下令府中对其戒备提升至最高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