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京华召(第2页)
穆之连忙起身:“殿下谬赞!守土安民,乃臣之本分!峒川能守,全赖将士用命,百姓同心,更有殿下神兵天降,震慑敌胆!臣…不敢居功!”
李鸿摆摆手,示意他坐下:“功过是非,自有朝廷定论。本王只是据实以奏。”他顿了顿,目光扫过穆之略显清瘦的面容,“那位阿月姑娘…可还好?”
穆之心中一紧,面上却不动声色:“阿月姑娘…仍在静养。强行引动力量,损耗颇大,需时日恢复。多谢殿下挂怀。”
李鸿点点头,不再多问。两人又商议了一番南疆防务和后续应对之策,穆之方才告辞离去。
府衙深处,那间僻静的院落。
阿月坐在窗前的软榻上,一身素雅的月白长裙,衬得她肌肤胜雪。头上那三缕刺目的银丝被她用一根简单的白玉簪松松挽起,垂落鬓边,如同凝结的霜痕,在夕阳的余晖下泛着微光。她手中捧着一卷泛黄的古籍,目光沉静,似乎沉浸在书卷之中。穆月刀静静躺在刀架上,幽蓝的月魄石光芒内敛,但那股冻结灵魂的寒意依旧若有若无地弥漫在房间内。
她放下书卷,望向窗外庭院中摇曳的山茶花。眼神平静无波,仿佛一泓深潭。强行引动月相潮汐的反噬,远比她预想的更重。这一个月来,她大部分时间都在静室调息,修复受损的经脉和消耗过度的本源。那三缕银丝,便是力量反噬留下的印记,如同刻在灵魂上的伤痕,提醒着她付出的代价。但她的眼神中,并无后悔,只有一种历经沧桑后的沉静与坚韧。
“吱呀”一声轻响,穆之推门而入。他手中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药膳,药香弥漫开来。
“阿月,该喝药了。”穆之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柔,将药碗轻轻放在她面前的小几上。
阿月抬眸,看向他。夕阳的金光勾勒着他清俊却略显疲惫的侧脸。她微微颔首:“有劳了。”端起药碗,小口啜饮着。苦涩的药味在口中弥漫,她却面不改色。
“蜀王殿下问起你了。”穆之在她对面坐下,轻声道。
“嗯。”阿月淡淡应了一声,并未多问。
“他…似乎对你很感兴趣。”穆之斟酌着词句。
“庙堂之高,江湖之远。”阿月放下药碗,眼神平静如水,“我无意卷入其中。”
穆之看着她平静的侧脸和额前那刺目的银丝,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他深知她的身份特殊,力量强大,却也背负着常人难以想象的代价和秘密。蜀王的关注,未必是福。
“王景明那边…可有动静?”阿月忽然问道。
穆之神色一凝,摇了摇头:“影密卫令牌之事,我已密奏朝廷,并抄送了一份给蜀王殿下。但京城那边…尚无回音。”
“跳梁小丑,不足为惧。”阿月声音清冷,眼中寒光一闪,“他若再敢伸手…斩断便是。”她指尖无意识地拂过腰间穆月刀的刀柄。
伤兵营内,药味依旧浓重,但呻吟声已少了许多。大部分伤兵在婉儿的精心照料下,伤势逐渐好转,部分已能下地行走。那些昏迷的“傀儡”苗侗战士,虽然大部分依旧沉睡,但已有十几人恢复了意识,虽然身体虚弱,眼神迷茫,但至少有了生的希望。婉儿每日穿梭其间,查看伤情,调配药剂,眼神专注而沉静。她鬓角微湿,额上带着细密的汗珠,却掩盖不住那份由内而外的坚韧和从容。父亲的遗志,东野轩的守护,已化作她心中不灭的灯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