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血盐迷城·尘封血债 (第2页)
最艰难也是最关键的一步,落在了阿尔忒弥斯身上。她需要找到那场被掩盖的战斗的亲历者。根据东野轩从旧档案中梳理出的阵亡者籍贯信息(包括那些“特恤”对象),以及可能存在的幸存者线索(若有重伤退役者),阿尔忒弥斯锁定了辽西边境几个偏僻的村落。
她换上了不起眼的粗布袄裙,银发仔细包裹在厚厚的头巾里,像一道融入风雪的影子,悄然潜行在荒凉的边境线上。村落凋敝,人烟稀少,幸存者要么早已离乡,要么对当年之事讳莫如深。张师爷的阴影似乎早已延伸至此,村民们眼神闪烁,充满警惕。
阿尔忒弥斯凭借着超乎常人的耐心和敏锐的观察力,在一处几乎被大雪掩埋的山坳村落里,发现了一个独居的老猎户。老人瘸了一条腿,眼神浑浊,但阿尔忒弥斯注意到他屋内墙角挂着一柄制式老旧、保养却异常精良的军刀刀鞘。她并未直接询问,而是连续数日,以迷路讨水、交换山货等理由接近,默默帮助老人劈柴、清扫积雪,用行动赢得了老人一丝微弱的信任。
终于,在一个风雪稍歇、炉火摇曳的黄昏,当阿尔忒弥斯“无意”中擦拭着自己随身携带的一柄短刃(形制与老兵的刀鞘相配)时,老人布满皱纹的眼角剧烈地抽搐起来。浑浊的泪水无声滑落,他干枯的手死死抓住那冰冷的刀鞘,仿佛抓住了那段沉痛欲绝的记忆。
“…黑石口…那不是遭遇战…是…是送死啊!”老人声音嘶哑破碎,带着刻骨的悲愤和恐惧,断断续续地讲述了那场被尘封的血战:
错误的号角:那年冬天,将军(李崇义)接到紧急军情,称有小股精锐狄戎潜入黑石口一带,意图破坏烽燧。将军立即派出他们这支最精锐的斥候小队(老人时任队副)前往清剿。
致命的陷阱: 然而,等待他们的不是小股游骑,而是狄戎精心布置的伏兵!他们一头撞进了包围圈。箭雨如蝗,刀光如林。战友们一个个倒下,鲜血染红了雪地。他们拼死抵抗,才勉强撕开一道口子,十人小队,最终只逃出来三个,还个个带伤。
将军的枷锁:惨败的消息传回,将军如遭雷击,悲愤欲绝。他本欲如实上报,严查情报来源。但就在这时,当时还是府衙书吏的张显宗(张师爷)出现了。他带来了“证据”,证明情报来源“可靠”,暗示是李将军“贪功冒进”、“指挥失当”才导致惨败。若如实上报,不仅将军本人前途尽毁,战死的兄弟也会被扣上“无能”、“冒进”的污名,家属连抚恤都拿不全!为了保全将士死后的名誉,为了那些孤儿寡母能活下去,将军…将军他…在张显宗的“协助”下,篡改了战报,将那场惨烈的伏击战,报成了微不足道的“遭遇小胜”。阵亡的兄弟,只能以“特恤”的名义,偷偷给家属一些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