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古寺藏金碑一(第3页)
阿月第一个踏入静室。她步履无声,目光如同最精密的尺,一寸寸丈量着地面、墙壁、门窗。手指在门栓、窗棂上轻轻划过,感受着细微的痕迹。窗户紧闭,从内闩死,门栓也完好无损。地面除了金碑压痕和少量泥土,并无明显足迹。她的目光最终落在那唯一可能移动的物件上——墙角那个半旧的黄铜三足香炉。炉内积着厚厚的香灰,表面平整,似乎很久未曾扰动。
婉儿放下藤箱,小心翼翼地靠近金碑留下的压痕,蹲下身,仔细嗅闻着残留的气息。泥土味、极淡的金属气息…她伸出指尖,极其小心地捻起压痕边缘一点极其微小的深褐色碎屑,凑到鼻尖仔细分辨。
陆羽柔则像一只慵懒却机警的猫,在室内缓缓踱步,目光却锐利地扫过每一个角落,最终也停在了那个不起眼的香炉上。她款步上前,伸出染着蔻丹的纤指,似乎想拂去香炉表面的浮尘。
就在她的指尖即将触碰到冰凉的铜炉时,一直跪在门口、负责看守静室的一个年轻武僧,因过度紧张和方丈无形的压力,身体猛地一颤,手肘不小心撞到了身旁另一个僧人。那僧人正偷眼瞧着室内,被这一撞,下意识地惊叫一声,身体向前扑倒,慌乱中手臂挥舞,“哐当”一声,竟将那墙角摆放的黄铜香炉打翻在地!
“啊!”僧人吓得魂飞魄散。
香炉倾覆,沉重的铜身砸在青砖地上,发出一声闷响。炉盖滚落一旁,炉内积攒了不知多久的香灰如同灰色的瀑布,瞬间泼洒开来,在静室地面上铺开一片厚厚的灰毯,浓烈的檀香气味混合着陈灰的呛人气息弥漫开来。
“混账东西!”监寺慧明气得浑身发抖,指着那闯祸的僧人,几乎要背过气去。
了空方丈猛地回身,眼神如刀,刺向那面如土色的僧人。
“对…对不起!方丈!监寺!弟子…弟子不是故意的!”闯祸的僧人瘫软在地,磕头如捣蒜。
陆羽柔离得最近,被扬起的香灰呛得掩口轻咳了两声,柳眉微蹙。然而,就在这片混乱和呛人的灰雾中,一直蹲在金碑压痕旁的婉儿,却猛地瞪大了眼睛!
她的目光,死死锁定在泼洒开的香灰之上!
那厚厚的、灰白色的香灰层中,竟星星点点地闪烁着极其细微、极其微弱的、针尖大小的灿金色光芒!如同夜幕中散落的金砂!
“金粉!”婉儿脱口而出,声音因激动而有些变调。她顾不得灰尘,立刻俯身,用随身携带的一柄小巧银刀极其小心地拨开表层的灰烬。果然!在那香灰深处,尤其是在靠近炉底的位置,混杂着更多细碎如尘、却闪耀着独属于黄金光泽的微粒!
静室内的空气,瞬间凝固了。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婉儿银刀尖上挑起的、那微不足道却足以颠覆一切的点点金芒上。
了空方丈威严的脸上,第一次出现了裂痕,震惊与一丝极难察觉的慌乱在他眼底深处掠过。他猛地看向那个被打翻的香炉,又看向地上闪烁的金粉,最后,目光如同实质般扫过静室内每一个人的脸,包括阿月、婉儿、陆羽柔,以及那几名面无人色的武僧和监寺慧明。猜疑,如同冰冷的毒蛇,瞬间缠绕上每个人的心头。
金碑被熔了?就在这戒律森严的静室之内?熔金的热源何在?谁能避开武僧耳目,潜入这门窗紧闭的密室行窃?这细碎的金粉,是匆忙中遗落的罪证?还是…有人故意留下的嫁祸?
陆羽柔用一方丝帕掩着口鼻,桃花眼中却毫无惧色,反而闪烁着跃跃欲试的兴奋光芒。她看向阿月,轻声道:“阿月妹妹,看来这佛门净地,水比我们想的要深得多呢。”她顿了顿,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意,“这案子,怕是得请动那位‘神断’了。”
阿月微微颔首,清冷的眸子扫过地上刺目的金粉和面色各异的僧众,手按刀柄,指节微微发白。她转向婉儿:“婉儿,保护好现场和金粉。羽柔,你速派人…不,你亲自去一趟都察院。”她的声音斩钉截铁,“请穆之,火速来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