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少羽 作品

第13章 古寺藏金碑三

大相国寺的夜,从未如此漫长。灯笼在风中摇曳,将巡逻僧兵的身影拉得忽长忽短,如同幢幢鬼影。戒律院被围得铁桶一般,压抑的气氛如同巨石,沉甸甸地压在每一个僧众心头。猜忌的目光在暗处交织,昔日的师兄弟情谊,在黄金的冰冷光泽下脆弱得不堪一击。

搜查在阿月和陆羽柔的带领下,如同梳篦般进行着。禅房被一一打开,僧侣们的私人物品被仔细检查,库房里的杂物被翻出,连柴房的草垛都被长枪捅了个遍。林远并未参与具体搜查,他如同一道沉默的影子,穿梭在戒律院外围的警戒线上,目光锐利地扫视着每一个角落,尤其是那些易于攀爬的矮墙和偏僻的侧门,确保穆之大人布下的铁网没有任何疏漏。他紧绷的神经和按在刀柄上的手,显示出高度的戒备。

然而,熔金所需的坩埚、风箱、大量燃料,如同人间蒸发,毫无踪迹。各堂首座被紧急召集问话,负责采买的僧人也被反复盘问近期有无大宗木炭、焦炭购入记录,答案都是令人失望的否定。

了空方丈和监寺慧明被“请”在戒律院一间净室内,由都察院的护卫严密“陪同”。了空方丈始终闭目打坐,面色沉凝如水,只是捻动佛珠的速度快了许多。慧明则面如死灰,精神恍惚,口中反复念叨着“佛祖恕罪”。林远在巡视间隙,会不动声色地靠近净室窗口,观察片刻,确保万无一失。

时间一点点流逝,寅时将近,夜色最浓。一无所获的阴云笼罩着戒律院。陆羽柔斜倚在廊柱上,指尖绕着一缕发丝,桃花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烦躁。阿月抱刀立于庭院中央,清冷的月光洒在她身上,如同覆了一层寒霜,她的目光却锐利如初,一遍遍扫视着黑沉沉的殿宇轮廓。林远结束了一轮巡视,悄无声息地回到穆之所在的静室门外,如同忠诚的哨兵,静立守护。

穆之独自待在发现金粉的那间静室里。地上泼洒的香灰已被清理,只留下深色的水渍痕迹。那倾倒的黄铜香炉被扶正,孤零零地立在墙角。穆之站在香炉旁,修长的手指无意识地轻轻敲击着冰凉的炉壁,发出轻微而规律的“笃、笃”声。他的目光落在炉身内壁底部,那里曾被婉儿刮出高温灼烧的板结灰块和未熔的金粒。

“熔金…掩盖…”穆之低声自语,深邃的眼眸中思绪飞转,“钥匙…门窗…武僧…时间差…香炉…金粉…”无数线索碎片在他脑中飞速旋转、碰撞、组合。

突然,他敲击炉壁的手指猛地一顿!

一个极其大胆、近乎荒谬,却又在逻辑上严丝合缝的假设,如同暗夜中的一道闪电,劈开了重重迷雾!

他猛地转身,快步走到静室门口,沉声唤道:“林远!”

一直守在门外的林远立刻推门而入,抱拳应道:“大人!”

“你亲自去,将监寺慧明法师‘请’来此处,就说本官有些细节还需向他求证。”穆之语速很快,眼神锐利,“另外,你即刻去办一件事:找到寺中库房管事,以都察院查案之名,调取以下物品——一只全新的、形制与此相仿的黄铜小香炉;一小块锡锭;一小块铅锭;再取些库中品质最上乘、气味最浓郁的檀香粉末。记住,动作要快,要隐秘!不得惊动旁人,尤其…是方丈禅院那边的人。若有任何异常或阻力,立刻回报!” 穆之将任务交给了最信任也最机敏的林远,确保关键证物的获取过程不会被打扰或做手脚。

“是!大人!属下明白!”林远没有丝毫迟疑,眼神中闪过一丝了然。他立刻转身,脚步迅疾却无声地消失在门外夜色中。他深知穆之大人此刻需要的不仅是物品,更是获取物品过程中的“无声无息”。

很快,精神萎靡的慧明被护卫带到了静室。他茫然地看着穆之,不知这位煞星又要问什么。穆之神色如常,只问了些关于金碑供奉前静室准备、日常焚香习惯等无关痛痒的细节,慧明战战兢兢地回答着。

没过多久,静室的门被轻轻叩响。林远闪身而入,手中拿着一个不起眼的布包裹,气息微促,显然是一路疾行。“大人,东西齐了。”他将包裹放在桌上,低声汇报,“库房管事很配合,属下亲自查验过,都是按大人要求取的。” 他的效率极高,且保证了物品的可靠性。

穆之点了点头,示意护卫退下,亲自关好静室的门。他走到桌前,打开布包。里面是一只崭新的小号黄铜香炉,一块巴掌大的灰白色锡锭,一块同样大小的深灰色铅锭,还有一包香气扑鼻的深褐色檀香粉末。

慧明看着这些东西,更加迷惑:“大人…这是…”

“大师稍安勿躁。”穆之打断他,拿起那块锡锭,掂量了一下,然后走到墙角那个倾倒过的旧香炉旁。他蹲下身,用一把随身携带的锋利匕首,开始在旧香炉内壁底部,靠近炉壁与炉底接缝的隐蔽处,极其小心地刮削起来!他的动作很轻,刮下的只是些陈年的积垢和极细微的金属粉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