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陵寝疑云·地宫惊魂(第2页)
幽隧深宫·暗藏玄机
穿过明楼高大的券洞,进入通往地宫的幽深隧道。光线骤然暗了下来,仅靠两侧壁上稀疏嵌着的油灯照明,昏黄的光晕在冰冷坚硬的石壁上跳跃。隧道两侧石壁开凿得整齐光滑,但越往里走,空气越发阴冷潮湿,带着浓重的泥土、石灰混合的刺鼻气味,还有一种…更深沉的、仿佛来自地底幽冥的腐朽气息。脚步声在狭长而高耸的隧道中激起空洞的回响,每一步都仿佛踏在人心之上。随行护卫手中的火把噼啪作响,更添几分压抑的诡秘。
终于,抵达地宫入口。两扇巨大的、雕刻着繁复龙凤祥云图案的汉白玉石门,如同巨兽的獠牙,紧紧闭合着。张翰示意工匠启动机关。伴随着一阵令人牙酸的“嘎吱——嘎嘎——”巨响,沉重的石门缓缓向两侧滑开,一股更加阴冷、混杂着浓烈石灰味、陈年土腥和某种难以言喻的、仿佛棺木朽木般的气息,如同实质般汹涌而出,呛得人几乎窒息!
地宫内部豁然开朗,穹顶高耸如倒扣的巨碗,由巨大的花岗岩拱券支撑。四壁皆是坚硬如铁的青黑色条石。中央是巨大的、深不见底的金井(墓穴),如同大地张开的巨口,尚未放置棺椁,黑黢黢的令人心悸。四周有宽阔的甬道和数间耳室,用于放置陪葬品。此刻,地宫内点满了粗大的牛油巨烛和松明火把,光线勉强驱散了大部分黑暗,但无数石柱、拱券投下的浓重阴影,依旧在角落中蠕动。数十名工匠正在各处进行最后的收尾工作——叮叮当当的敲击声、石料摩擦声在巨大的空间里回荡,反而显得更加死寂。
穆之目光如电,锐利地扫视着整个地宫。他首先走到金井旁,俯身向下望去,深井如同无底深渊,只有冰冷的青石反射着幽光。他蹲下身,指尖在光滑如镜的井沿和陡直井壁的接缝处仔细摩挲,感受着每一寸石面的温度和纹理。接着,他从随从手中接过一柄小巧的铜锤,沿着井口边缘,以特定的节奏和力度,轻轻敲击。
“咚…咚咚…咚…”
清脆而带着细微回响的敲击声在地宫中扩散。穆之闭目凝神,如同最精密的仪器,捕捉着每一次敲击反馈的细微差别。他在寻找可能的空鼓、裂隙或异常的加固层。
“袁监正,”穆之睁开眼,看向袁天风,“金井方位,可曾复核?”
袁天风手持一具紫檀木镶金边的精巧罗盘,上前一步,神色肃穆。他绕着金井缓缓踱步,口中念念有词,罗盘天池中的磁针微微颤动。片刻后,他停在一个方位,对着金井中心线仔细勘测,又抬头望向穹顶某个虚拟的星位,最终躬身道:“回大人,金井坐向精准无误,正对北极紫微帝星,下应龙脉地气,乃上上大吉之兆,可保万年安宁。” 话语笃定,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
穆之点点头,未置可否。他起身走向一侧的甬道。甬道地面铺设着巨大的青石板,墙壁则是由多层条石垒砌。他沿着甬道缓步而行,手指不时拂过冰冷的石壁,检查着条石之间灰浆的填充是否饱满均匀,接缝是否严密无缝。他俯身查看地砖的铺设,用脚试探着是否有松动。抬头观察穹顶与石壁的交接处,检查拱券的受力是否均匀。
一切都看似井然有序,符合最高规制。然而,穆之那近乎苛刻的目光,却在一些极其隐蔽的角落捕捉到了异样——几处石壁与穹顶的交接处、甬道拐角最深处的阴影里…有新近修补过的痕迹!虽然工匠用相似的石粉和灰浆进行了巧妙的掩饰,甚至模仿了周围的风化纹理,但在穆之专注的凝视和火把近距离的照射下,那细微的颜色差异(新补处略浅)、灰浆的湿润感,以及边缘处理那一点点不易察觉的生硬,还是暴露了出来。
“张侍郎,”穆之停在一条甬道深处,指着头顶穹顶一处碗口大小、颜色略深的修补点,声音平淡无波,“此处…还有那边拐角,以及西侧耳室入口上方,为何修补?”
张翰连忙上前,顺着穆之的手指看去,额角的汗珠终于滚落下来,他掏出手帕擦了擦,强作镇定道:“回…回大人明察!此处…还有大人所指的另两处,前几日…因…因顶部山岩有细微渗水迹象,导致石壁局部受潮,灰浆略有剥落。为保万全,工部已及时进行了加固封堵,并记录在案。请大人放心,绝不会影响地宫稳固!” 他语速很快,带着急于解释的意味。
“渗水?三处?”穆之剑眉微蹙,陵寝最忌渗水,这绝非小事!“原因查明了吗?是山体结构问题,还是防水层疏漏?”
“呃…尚…尚在全力排查!”张翰声音有些发颤,“初步推断…可能是去岁冬雪异常深厚,今春雨水又格外充沛,导致山体内部水线上升…工部已紧急调拨人手物料,在陵外相应山体位置加筑了三层桐油糯米灰浆防水层!定能阻绝水患!” 他指天誓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