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天墉风云·剑影迷踪(第3页)
“当夜?”齐书明似乎松了口气,连忙道:“当夜我在演武场!和几位师侄切磋武艺!他们…他们都可以作证!”他报出了几个名字。
穆之立刻命人传唤那几名弟子。弟子们证实,案发当夜,齐书明确实在演武场与他们切磋,直到深夜子时左右才离开。时间上…似乎有不在场证明。
就在穆之整合各方信息,陷入僵局之时,阿月再次回到了案发现场的书房。
她并未参与问询,而是独自一人,如同最耐心的猎手,再次审视着这间封闭的密室。她的黑瞳扫过每一寸墙壁、地面、天花板…最终,她的目光落在了那扇紧闭的窗户上。
窗棂由坚硬的铁木制成,雕刻着古朴的花纹。阿月走近,指尖轻轻拂过窗棂的每一道缝隙。她的动作轻柔而专注,仿佛在感受着木纹的脉络。
突然,她的指尖在窗棂右下角,一处极其隐蔽、几乎被灰尘覆盖的细小缝隙处,停住了!
她俯下身,几乎将眼睛贴了上去。在那道细微的缝隙深处,她看到了一丝几乎看不见的、极其微小的湿润痕迹!那痕迹极其淡薄,若非她感知敏锐,几乎无法察觉!她小心翼翼地用特制的银针,极其轻柔地刮取了一点痕迹。
指尖传来一丝微寒的触感!
这水渍…是什么?雨水?露水?还是…某种特殊的液体?它出现在这封闭的密室窗棂缝隙里,显得格外诡异!
疑云再起
线索如同散落的珠子,被一一收集起来:
* 婉儿验尸:心口细微针孔,内力被药物侵蚀(疑似化功散)。
* 轩辕一刀验剑:确认“子君剑”非“浩然正气”无法拔出,外力冲击无效。
* 穆之解册:发现“剑宗气宗内斗幸存名册”,齐书恒在秘密调查。
* 陆羽柔观心:齐书明听闻名册时眼神闪烁,案发前几日深夜被召见书房,解释含糊。
* 齐书明的不在场证明:案发当夜在演武场切磋,有弟子作证。
* 阿月寻痕:窗棂缝隙发现极其细微的微寒水渍。
疑点非但没有减少,反而更加扑朔迷离:
* 化功散从何而来? 是谁对齐书恒下毒?如何下毒?(针孔?)
* 齐书明的不在场证明是否可靠? 演武场弟子是否说了实话?子时离开后,他去了哪里?他为何对名册反应异常?案发前几日深夜被召见,究竟谈了什么?
* 窗棂的微寒水渍是什么? 它如何出现在封闭的密室?与凶手进出密室有关吗?
* 名册与掌门之死有何关联? 齐书恒的调查触及了谁的秘密?是幸存的剑宗余孽?还是…当年内斗的受益者?甚至…是派内某些不愿往事被揭开的人?
穆之站在静室的窗前,望着窗外云雾缭绕的华威山,眉头紧锁。齐书明的嫌疑急剧上升,但那份看似牢靠的不在场证明,如同一道无形的屏障。那窗棂缝隙的微寒水渍,更是如同一个无声的谜题。
“化功散…名册…水渍…”穆之低声自语,眼中寒光闪烁,“齐书明…你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
夜色渐深,华威山的风声呜咽,如同冤魂的低诉。一张无形的网,正悄然收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