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苏轼、陆游、辛弃疾(第2页)
【苏辙笑笑,自已有什么能耐,能把诗呈到司马先生的面前啊?这次去,也不过是碰碰运气罢了,但和母亲也没法讲这些,便道:“我已将最近所作的诗词和文章整理了几篇。”】
【苏老夫人又叮嘱了几句,然后转头看向埋头吃饭的老二苏轼,忽然道:“能不能把老二也带过去,让他见见世面?”】
【苏轼抬起头,碗里的饭菜已经吃了个精光,笑问道:“哥,诗会好玩吗?”】
【苏辙看着这个弟弟,眼神中满是疼爱:“如果你会写诗的话,那还是挺好玩的!”】
【苏轼开心了:“写诗,我会啊!写诗太简单了!”】
【苏老夫人嗔笑道:“还太简单了,说大话不知道闪了舌头!每天没个正行,你要是有你大哥一般用功读书,娘就烧高香了!”】
【苏轼反驳道:“娘,我那不是在玩,是在演练排兵布阵呢!”】
【苏辙揉揉他的头笑道:“还是要把读书抓紧些才对,只要中了进士,提了差遣,到时候会有真正的士兵让你操练的!”】
【苏辙又转过头对苏老夫人道:“二弟也就是顽皮了些,不过他聪慧异常,比我这个大哥可强多了,母亲也莫要担心。”】
【苏老夫人道:“聪明有什么用,不用功读书,再聪明也只能做个吏!”】
【苏轼气道:“那些书都太简单了,有什么好读的!”】
【苏老夫人没有理会苏轼,而是把老大苏辙带到了后院中,交代道:“老大,等七夕诗会的时候,你帮忙盯着点老二,扬州户曹王参军,和学官马大人,家中都有女儿,年龄和老二相仿,你找个机会,让老二在她们面前露个脸,最好能搭上话!”】
【苏辙一脸震惊道:“母亲,二弟还小,这……”】
【苏老夫人道:“十二三了,不小了,先相看着,若是能成的话,订婚十四五,结婚十七八,已经算迟的了。”】
【苏辙心中无语,但不能表现出来:自已现在都十六了,你却说不着急。二弟才十二,你又说算迟的了。】
【苏辙聪慧,已然想到了母亲这么做的用意。】
【户曹参军,这是一府中比较有权势的大官了。而学官,在重视文教的大宋,门下学生无数,也是很有重量的。】
【母亲应该是见二弟顽皮,科举无望,早早帮他定下这种高攀的亲事。不管是对二弟自已,还是对苏家,都是大有好处的。】
【苏辙心中一肚子话,但面对操劳多年的母亲,却又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且不说他觉得二弟比自已更加聪慧的事,他本打算自已这次科举完,就要潜心教导二弟了。就说户曹和学官,凭什么能看得上二弟啊?如果他们真到了能看上二弟的时候,那二弟到时候的成就已经不菲了,又何必再像入赘一样去和他们结亲呢?】
【最终,苏辙开口道:“放心吧母亲,你的意思我明白,我会照看好二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