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叫还复来 作品

第39章 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第三十九章,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苏轼和哥哥一起回到了家中。】

【看到苏轼手中的画,苏辙不由问了几句。】

【苏轼自然是将他和画画的小姑娘相遇聊天的过程如实相告,还把小姑娘作的诗复述了一遍,说的时候,眼神甚是明亮。】

【苏辙笑着点头道:“这姑娘的诗作的确实不错,可知道她是谁家的姑娘?”】

【分别之时两人互通了姓名地址,苏轼道:“是麓山书院,教画画的林夫子家的姑娘,单名一个婉字。”】

【苏辙笑道:“原来是她。”】

【苏轼道:“大哥你知道?”】

【苏辙笑道:“你忘了我就在麓山书院读书了?不过我也只是偶尔听说过那位姑娘,并不曾见过。”】

【苏轼笑道:“她说她今天是跟着她父亲来画画的,也来见见世面。”】

【很快,苏辙便进京赶考去了。苏轼和林婉,交流也开始变得多了起来。】

【开始的时候,两人还只是隔几天往来一份书信,到了后面,苏轼不知道为何,竟有点想和对方见面。】

【大哥不在,小妹又什么都不懂,他也不知道找谁诉说。】

【就这样书信联系了大半年,第二年春天,大哥苏辙回来了。】

【苏辙府试成绩很好,中了举人。但第二年省试名落孙山,并未考中进士。】

【苏辙才十六岁,能中举人已经是少有的天才了,所以大家还是恭贺的多,就连母亲,也开心了很久。】

【苏辙回来不久后,苏轼也进入了麓山书院读书。】

【书读的认不认真不知道,但和林婉见面的次数倒是多了。】

【时光匆匆。】

写到这里,韩复来又梳理了一下后面的剧情。

想了半天,感觉三年后神州陆沉这事有点不太对劲。

三年后苏轼也才十五岁,这个年纪他应该正是青春萌动的时候,若是遭遇这样大的政治变故,还要让他谈恋爱,就感觉这人物有点不真实。

就算真实,也有点不讨喜了。

一个古代人,还算是士族阶层,国家都快亡了,还整天情情爱爱的,没有一点家国担当,不太像主角能干出来的事。

再次演算了一下时间节点,韩复来又把文档拉到前面。

把天顷地覆,神州陆沉的时间改成了十三年之后。

十三年后,苏轼二十五岁,这个时间点应该刚好。

【时光匆匆。】

【转眼已是四年后。】

【苏家此时气氛有些凝重。】

【苏母坐在高堂之上,垂着眼帘,一语不发。】

【苏轼和苏辙坐在下首,两人神色皆是凝重。】

【还是苏辙先开了口:“母亲切勿生气,子瞻年纪还小,议亲的事,再过两年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