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诗词的魅力(第2页)

京大认证教授:“这就是诗词的魅力所在啊!不论男女老幼,不论文化高低,不管你懂不懂爱情,不管你谈没谈过对象,不管你死没死过老婆,诗词就能直接把这种情绪,直冲冲地送进你的脑子里!当然,我说的是像复来大神的《江城子》这种级别的诗词,普通人乱写的,当然不作数。”

“叼大的教授说的太好了,我说我怎么这么伤心呢,原来是被苏轼附身了!”

“第一次这么理解诗词,被震撼到了!”

“如果今天之前,叼大的教授这样形容诗词,我一定会骂你两句。但现在,我只能说叼大的牛逼!”

“有一点教授说错了,就算是普通人乱写的,就算不是诗词,其实也能有这种效果,我之前就被一个朋友发的一句很普通的话感动了好久。”

“教授,要不要讲解一下这首词了啊?”

京大认证教授:“这首词,似乎也没什么翻译的必要。有时候,诗词并不需要精准的翻译,反而只读原诗词,才更能感受作者其中蕴含的感情。那我简单说一下……十年生死两界,茫然无迹,不用思量,自是难忘。千里孤坟,应该是说苏轼这十年间漂泊他乡,与亡妻的坟墓相隔千里,自已的凄凉,没法与亡妻说。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自已也都头发花白了。”

京大认证教授:“夜来幽梦忽还乡,好像回到了刚成亲,在汴京的那段日子,年轻的妻子,正在窗边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想来,那清冷孤寂的明月所照的松柏山岗上,是亡妻的孤坟所在,也正是自已以后年年都要肝肠寸断的地方。”

(注明:历史上苏轼作这首词的时候他身在山东,妻子王弗葬于四川眉山。千里孤坟,理解成和妻子的坟墓相隔千里。)

(顺便注明:苏轼苏辙都是北宋时期的人物,苏轼死那年正是徽宗才即位的那一年,他死后过了二十多年才有靖康之变。看小说的高中生们要注意了。)

(顺便说明:除了苏轼和苏辙这两个人物的出现,其他情节和人物,都基本和历史吻合,但也只能是网络小说级别的吻合啊。)

网友们这首词的讨论热情很高。

这首词当然是绝顶的好,但之所以当初李白同样绝顶好的诗,却没有这样大范围的持续的热情讨论,主要原因还是因为爱情这个话题,更容易让所有人都产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