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世事无常,人生如梦(第2页)
郑文杰和权文涛都一脸懵逼地看向了杨宇翔。
韩复来都懵了。
这也考虑地太周到了吧?
韩复来感谢了杨宇翔的关心,然后道:“好意我心领了,这些东西嘛,你就……那我就留下了,我也没吃过,尝尝是个什么味道。我先声明啊,绝对不是我虚了,我就是好奇,尝尝味道!我年纪轻轻,怎么可能会虚,绝对不可能的!”
第二天,继续写。
【乾元二年,杜甫携家小逃荒至秦州。】
【九月。】
【破败茅屋的茅草铺上,杜甫突然睁开了眼睛。 】
【月光从屋顶的裂缝漏进来,在土墙上投下细碎的光斑。】
【身边杨氏的呼吸声很轻——自华州弃官西逃以来,这个出身弘农杨氏的女子瘦得颧骨凸起,夜里总睡不安稳。墙角传来幼女翻身的响动,孩子肋骨在单薄衣衫下清晰可见。 】
【杜甫轻轻坐起身,摸到案头的陶碗喝了口水。】
【水是黄昏时宗武从三里外的山涧背回来的,带着枯叶的涩味。】
【方才的梦境异常清晰:洛阳桥畔的柳色,天宝四载的春风。李白倚着桥栏,手里晃着酒葫芦,麻布衣襟沾着酒渍,柳絮随风飘远。】
【忽然柳絮化作雪片,李白的脸陷在阴影里,声音微弱:
"夜郎的瘴气……比洞庭的雾还浓……
" 】
【李白被永王招募,做了幕僚,而后高节帅平定永王叛乱的事情,已经是一年前了。】
【杜甫自然也知道,李白被流放夜郎的事情。】
【现在过了一年多时间,太白兄怕是已经到了夜郎了吧……夜郎多瘴气,也不知道太白兄能不能受得了。】
(这个时候李白已经轻舟已过万重山了,但杜甫不知道。)
【杜甫不由回想起当初三人梁园夜游的情形,那时候的李太白,虽然刚被玄宗皇帝赐金放还,但依旧是潇洒风流。】
【又想起自已跟着李白,两人一起寻仙问道,采仙草,炼仙丹的日子,充实又快活。】
【后来,后来啊……】
【自已困居长安,生活艰难,再也没有与李太白见过面了,倒是时时有他的诗篇传来,聊以慰籍。】
【倒是高达夫,也同自已一样,投奔了肃宗皇帝。】
【只不过,自已和高达夫却是比不了。】
【高达夫因投奔早,有拥立之功,肃宗刚登基,便被封为谏议大夫。】
【至德二年,自已还被叛军关押在长安中时,他就出任淮南节度使,统领淮南诸军,去平定永王之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