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叫还复来 作品

第117章 茅屋为秋风所破(第2页)

【忽然,一阵马蹄声传来。】

【杜甫抬头望去,一群人骑着大马,远远朝这边走来。】

【为首之人,身穿锦袍,气度不凡。后面更有护卫数十人,各个身材高大,威武雄壮。】

【是严武。】

【杜甫欣喜迎接。】

【杜甫比严武大十来岁,虽然一直穷困潦倒,官场不顺,但严武这位节度使,念及两人在凤翔时的友情,又钦佩杜甫的才学,一直对杜甫礼遇有加。】

【杜甫行礼,严武拒绝,两人携手进了屋内。】

【家里没什么美味珍馐,只有浊酒几杯。更无陪客,杜甫便扯着嗓子,将邻家的老翁叫来,一起作陪。】

【严武身居高位,性情暴躁,时常虐杀下人。但对杜甫这位老友,却是宽容又真情,一时宾主尽欢。】

【离别之际,严武道:“今日如此尽兴,子美兄何不作诗记之?”】

【杜甫笑道:“正当如此!”】

【遂作《客至》。】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严武开怀大笑:“好诗,好诗!”】

【杜甫得见严武,开心了半天,现在就要离开,却还是有些不舍。】

【严武道:“子美兄,我此去,是要离开成都,返回长安任职了。”】

【杜甫愣了一下,笑道:“恭喜严公,重返中枢!”】

【代总即位,严武被召回长安,任京兆尹兼任御史大夫。】

【严武返回长安,杜甫自然就不能像现在这样门口送别了,直送到锦州,作《奉送严公入朝十韵》。】

【七月,成都少尹徐知道叛乱。】

【徐知道勾结羌兵,占据成都,阻断剑阁通道,自称“成都尹兼御史中丞、剑南节度使”。】

【成都战火再起,又乱了起来。】

【仅仅一个月后,徐知道被部下李忠厚所杀,似乎,叛乱是平息了。】

【但蜀中,已经彻底陷入了混乱。】

【混乱之中,生活更加艰辛。】

【长子宗文外出谋生,二子宗武和小女年幼,只能留在草堂中。】

【但混乱的世道,让生活物资变得困乏起来,一家人颇为艰辛。】

【八月。】

【这一年成都的秋天比往年更为暴烈。】

【浣花溪畔的芦苇早早枯黄,在风中瑟瑟发抖,仿佛预兆着什么。】

【杜甫站在草堂前,仰头望着铅灰色的天空。风已经刮了整整一日,此刻愈发狂暴,卷着沙尘和枯叶扑打在脸上,刺得生疼。】

【他拢了拢单薄的衣衫,这身麻布袍子已经穿了三年,袖口和领子都磨出了毛边。】

"爹爹,要下雨了!

"宗武从屋里跑出来,手里抱着几捆茅草。】

【他身后跟着几个邻家孩童,都是平日里常来听杜甫讲诗的穷苦人家子弟。】

【杜甫点点头,刚要说话,一阵狂风突然呼啸而过。】

【他眼睁睁看着草堂屋顶的茅草被成片掀起,像一群受惊的鸟儿般在空中翻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