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叫还复来 作品
第200章 秦桧晚年,孝宗北伐(第2页)
【孝宗继位之后,任主战派张浚为枢密使,次年拜相。】
【而辛弃疾,也被任命为江阴军签判。】
【江阴军签判这个官职……江阴军乃是行政单位,并非军队。】
【签判这个官职,全称为签书判官厅公事,是州府军一级的幕职官。职能则是协助地方长官处理政事,如起草文书,审理案件,赋税核查等。并且有监督地方官吏,定期向中央朝廷汇报的作用。】
【赴任的路上,赵破虏对辛弃疾道:“公子,新皇继位,我听说陛下有北伐之意,为什么把你弄了个什么签判官啊?”】
【辛弃疾对于这个结果,也考量了很久。】
【江阴军签判,品级虽然只有从八品,并且事务繁琐纷杂,但却又是朝廷心腹官员,有和朝廷直接汇报的权力。】
【若是进士出身,被授予这个官职,怎么看都是一种历练。】
【但自已的身份,却是个大问题。】
【自已是北方归正人,在者南方的朝廷,天然就会被忌惮和排挤。】
【辛弃疾淡淡道:“我北方义军出身,自幼金国长大,朝廷也有自已的考量,确实不可能让我掌兵。但江阴军面对金国,后勤政务亦是所重。”】
【赵破虏还是不理解:“咱们冲杀金营,朝廷众知,怎么就弄了个文官呢……”】
【其实,在宋朝,文官才是真正的掌权者。】
【辛弃疾到江阴军赴任的第二年,孝宗北伐。】
【金国新君完颜雍初登基,政局未稳,孝宗认为有可趁之机。】
【辛弃疾在江阴军签判的职位上,尽职尽责,任劳任怨,同时,也并没有忘记北伐志向,空闲之余,根据自已在金国多年经历和勘察,撰写论文。】
【听闻孝宗北伐,辛弃疾又是兴奋,又是担忧。】
【兴奋的是,新皇果然是主战派,也有收复中原之志。】
【担忧的是,现在已经失去了速攻金国的最好时机。速攻之论,很难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