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酒宴填词
第二百零六章,酒宴填词
【乾道二年,辛弃疾再次被调任建康府通判。】
【建康府乃是宋朝军事要地,此次调任,更显朝廷对辛弃疾的赏识。】
【通判乃是州府二把手,有制衡知府的职责,更有监察地方官员的权力。】
【但幸运的是,在辛弃疾任职建康府通判期间,他的两位顶头上司,都和辛弃疾志趣相投,志同道合,均主张抗金。】
【一年多时间的任职,辛弃疾已对建康府的政务和防务有了全面深入了了解。】
【并且,对宋朝廷也有了一定的认知。】
【乾道三年,建康府的冬夜来得格外早。】
【辛弃疾勒马停在留守司衙门前时,暮色已如铁幕般沉沉压下。】
【
"辛通判到——
"】
【辛弃疾解下佩剑递给亲兵,忽然瞥见剑穗上沾着暗红。是今日在北固亭斩杀的那个金军探子的血。他不动声色地抹去血迹,却听见身后传来细碎的环佩声响。】
【辛弃疾回首望去,是一个婀娜多姿的身影,不由出声道:
"李大家也来了?
"】
【门吏哈着腰笑道:
"回通判,是留守大人特意请来助兴的。
"】
【转过影壁,暖香混着酒气扑面而来。正厅里十二盏青铜连枝灯照得通明,七八张黑漆食案围成半月形。】
【知府史正志正举着犀角杯与漕司官员谈笑,绛红官袍的袖口沾着酒渍。】
【
"幼安!
"史正志踉跄起身,笑着说道:
"你再不来,这坛御赐的蔷薇露就要见底了。
"】
【辛弃疾拱手行礼道:“下官巡防来迟。”】
【史正志摆手笑道:“快快入席,且饮热酒!”】
【辛弃疾将酒杯中酒一饮而尽,道:“节帅,金军先锋已到瓜洲渡。”话虽如此,却并不慌乱。】
【史正志笑道:“江淮防务,这两年已见成效,幼安勿扰。”】
【史正志的官职,有知建康军府事,也有江南东路安抚使、马步军都总管,兼行宫留守,兼沿江水军制置使。知府是文官的称呼,辛弃疾一直称呼他为节帅。】
【今年秋,史正志向朝廷上书《恢复要览》五篇,主张出兵北伐,辛弃疾对他钦佩有加,两人相交莫逆。】
【辛弃疾自然知晓这些,现在沿江防御体系完善,各重镇巡防严密,并且早在春初,就开始坚壁清野,金军补给困难,这场仗,根本打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