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罢官,稼轩(第2页)

【三径初成,鹤怨猿惊,稼轩未来。】

【甚云山自许,平生意气;衣冠人笑,抵死尘埃。】

【意倦须还,身闲贵早,岂为莼羹鲈脍哉?】

【秋江上,看惊弦雁避,骇浪船回。】

【东冈更葺茅斋。好都把、轩窗临水开。】

【要小舟行钓,先应种柳;疏篱护竹,莫碍观梅。】

【秋菊堪餐,春兰可佩,留待先生手自栽。】

【沉吟久,怕君恩未许,此意徘徊。】

【唱罢这首词,韩元吉才道:“幼安,你这意徘徊,究竟是为哪般啊?”】

【辛弃疾沉默良久,只是笑笑,却不说话。】

【辛弃疾一生立志北伐,恢复中原,怎么可能辞官。只是,现今朝廷偏安意盛,奸臣当道,他这江西的安抚使,怕是做不了多长时间了。】

(洪迈《稼轩记》记载:“郡治之北可里所,故有旷土……济南辛侯幼安最后至,一旦独得之,既筑室百楹,度财占地什四,乃荒左偏以立圃,稻田泱泱,居然衍十弓,意他日释位得归,必躬耕于是,故凭高作屋下临之,是为稼轩。” )

(这个稼轩,这个带湖新居,可不是像杜甫的草堂那样简陋的。)

【淳熙八年冬天,朝廷下诏免去辛弃疾江西安抚使职务,仅保留提举冲佑观——这是个闲散祠禄官,有俸禄,没活干,没权力。】

【但却对辛弃疾的罪名,并未深究。】

【朝廷也知道,弹劾内容缺乏实据。仍需平衡主和派压力,或者只是因为猜忌,最终将辛弃疾罢官。】

【罢官之后,辛弃疾便隐居带湖新居,自耕自娱,与农渔为友,与妻子相和,教导子女,悠闲自在。】

【淳熙九年春末。】

【柳絮飘过矮矮的茅檐,落在溪边的青石板上。】

【辛弃疾蹲在菜畦边,指尖拨弄着一株刚冒头的嫩苗,泥巴沾满了他的袖口。】

"老爷,您这双手终于改掉了握剑的架势啦。

"老仆阿福提着水桶走来,咧嘴一笑,露出缺了颗门牙的豁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