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叫还复来 作品
第222章 功到成处,便是有德。
第二百二十二章,功到成处,便是有德。
【辛弃疾道:“只要吸取隆兴北伐之败教训,便能稳扎稳打,收复中原。隆兴北伐之败,原因众多,首先,便是目标模糊,以当时国力,灭金断不可能,朝廷只想着收复失地,但又怕触怒金国,具体收复哪些失地,打到什么程度,完全没有详细的计划。”】
【陈亮闻言不由点头,听辛弃疾继续道:“第二点,则是两线作战失衡,西线虽是佯攻,但粮草器械竟能拖沓至此,不败才是难事!第三点,将帅不和之事,便不再提了。”】
【辛弃疾继续道:“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朝廷忽视的水师。水师才是朝廷的优势所在。淮北平原与金国骑兵正面对抗,并不可取!其中更有战术僵化,不知变通等问题。”】
【说着,辛弃疾脸色沉重了下来:“最重要的,还是朝廷内部的问题。主和派的掣肘,克扣军饷,甚至封锁消息。更有陛下的不信任,猜忌……李显忠欲自立,金国用这样一个简单的谣传,便让北伐君臣内讧。更有从上而下的制度,从内到外的腐败,这一切都和北伐这件军事息息相关。”】
【足足说了半个时辰,辛弃疾说的口干舌燥。】
【陈亮静静听着,时不时插一两句,最后,他站起身,郑重一拜,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陈亮受教了!”】
【辛弃疾笑了笑,继续道:“朝廷内部的问题重重,首先要做的,则是朱元晦提的正人心!”元晦正是朱熹的字。】
【陈亮不以为然道:“朱熹的那套存天理灭人欲的说法,我是一点不敢苟同……金人的铁骑会跟你讲天理?他们只会砍了你的头!”】
【对于陈亮对朱熹的反驳,辛弃疾其实也是赞同的。】
【朱熹的理学之说,空谈性命,误人不浅。】
【接下来,两人又开始了关于处世哲学的探讨。】
【陈亮的事功之论,让辛弃疾获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