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张开大网(第2页)
要不是李司令长官当机立断,直接打电话给老头子,老头子亲自下令让汤恩伯出击,恐怕那场台儿庄大捷,最终也只能是镜花水月、功亏一篑了。”
这确实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而且必须要想办法去解决。汤恩伯并不是没有战斗能力,只是他太过听从光头的命令了。
而光头一心只想着保存自己的实力,才会导致如今这样的局面。
徐剑飞沉默不语,眉头紧蹙,沉思了许久之后,终于缓缓开口说道:“我觉得只要我们在前期的布局足够精妙,到了关键时刻,老头子肯定会按捺不住,出来摘取胜利的果实。
不过,这果实他愿意摘就让他摘去吧,只要最终能够消灭鬼子,取得这场会战的胜利,我们就算是达到目的了,也不会有什么遗憾了。”
张自忠他微微颔首,表示赞同徐老弟的观点:“徐老弟所言极是,只要能抗击日寇,何必计较身后的功名利禄呢?”
说罢,众人迅速扫光了桌子上的残酒,然后将桌子清理干净,铺上地图。
众人围拢过来,以张自忠、徐剑飞、徐参谋长、田绍志为首,开始围绕歼灭113师团,共同商讨制定大的战略方针。
在这个过程中,其他参谋们也积极参与,纷纷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对方案进行拾遗补缺。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和反复推敲,最终形成了一个以徐剑飞和田绍志为一方,张自忠和徐参谋为另一方的对抗格局。
双方你来我往,不断变换着推演战争的进程,仿佛一场真实的战斗正在眼前展开。
然而,在整个推演过程中,他们始终牢记一个原则,那就是尽量只使用张自忠能够指挥的右路军,以及徐剑飞的部队,而尽可能避免借助其他不可靠的队伍。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少变数,确保计划的可行性和稳定性。
经过长时间的深思熟虑和精心策划,一个完整的可行性方案终于浮出水面。
徐剑飞对这个方案充满信心,他相信只要按照这个计划执行,一定能够取得胜利。
于是,他带着方案回到了李宗仁的司令部,将自己的思路毫无保留地坦白给了李宗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