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武林旧事(第3页)

那不是清高,而是绝望的自我保护。

“他什么也不记得了。” 华清道人的声音带着深沉的叹息,也有一丝庆幸,“不记得家,不记得亲人,不记得那场惨绝人寰的屠杀……他的记忆在那片尸骸堆里,就断掉了。”

“贫道将他带回武当山时,他高烧不退,呓语不断,醒来后便成了如今这副模样……师父见他根骨清奇,是难得的武学奇才,又怜其身世,便破例收为关门弟子,亲自教导。”

屋内陷入长久的沉默,只有窗外寒风掠过枯枝的声响,更添几分萧瑟。

华清道人长叹一声,打破了沉寂,那叹息声里饱含着对往昔峥嵘岁月的追忆与对当下时局的忧虑。

“十几年前的中原武林远非今日这般……” 他摇了摇头,眼中流露出追思的光彩,“那时虽有门户之见,但外敌当前,大家尚能拧成一股绳!”

“北抗蒙古铁骑,南御倭寇海匪,多少江湖儿郎,抛头颅洒热血,从五湖四海汇聚到国难当头之地!唐门前代门主唐清杉,一手暗器傀儡术出神入化,在雁门关外与蒙古高手同归于尽!其妹唐清婉……”

华清道人顿了顿,观察了一下卫莲的神色,“也就是南漳王的那位王妃,巾帼不让须眉,亦是在东南沿海协助官兵清剿倭寇时为掩护百姓转移,力战殉国!”

他提及这些名字,语气中充满了由衷的敬意。

卫莲心中微动,唐清杉、唐清婉——这正是唐晰、唐柔兄妹的父亲,以及卫听澜那位早逝的母妃。

“可如今呢?” 华清道人的声音陡然转冷,带着痛心疾首的愤懑,“人心散了!各门派只知内斗倾轧,争名夺利!北方边境,东南沿海,多少门派内部已被外敌渗透,出现了可耻的叛徒!”

“朝廷更是朽木为官,豺狼当道,陛下纵有心励精图治,奈何……唉!”

他重重叹息,满是无力感,“如今这煌煌大明,支撑庙堂的,怕也只剩下季提督等寥寥几位尚有血性的肱骨之臣在苦苦支撑了……大厦将倾!独木难支啊!”

这无奈的叹息如巨石沉水,落入卫莲的心湖,他默然放下已空的碗。

原来,罗刹教这盘踞在东南沿海的毒瘤,其存在已不仅仅是悬于他个人头顶的利剑,更是深深楔入这王朝根基的毒刺。

暗流汹涌的江湖,摇摇欲坠的王朝,早已是病入膏肓,危机四伏。

华清道人又絮絮说了些话,多是忧心时局、怀念往昔的感慨,最终带着满身的萧索与沉重起身告辞离去。

屋内恢复了寂静,卫莲独坐良久,直到窗外天色渐渐暗沉。

接下来的时间,卫莲在后山别院的生活在日复一日的苦修中度过。

司玉衡偶尔会来。

依旧是神情清冷地站在远处观望,但每次到来,他只需静静看上一会儿卫莲的修炼,便能精确地指出其动作衔接间的滞涩,发力角度的细微偏差,或是呼吸节奏与肢体动作未能完美协调之处。

寥寥数语,切中要害。

卫莲沉默地听着,将每一个字刻入心底,然后在下一次训练中修正,他能感觉到自己的身体在适应,在蜕变。

后山的残雪彻底消融,枯枝抽出点点新绿,凛冽的寒风也一日日变得和煦,阳春三月的气息在不知不觉间弥漫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