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星核裂变(第2页)

苏瑶趁机俯冲而下,裙摆在空中划出道优美的弧线。碎玉吊坠在她掌心高速旋转,像个小小的陀螺,射出道碧绿色光束钻进星核的裂隙。"光靠安抚不行,得找到裂痕的源头。" 她的声音在能量流里忽远忽近,带着空灵的回音,"治标还得治本。"

指尖突然触到块冰凉的硬物,她反手一抓,拽出本用青铜片装订的古书。书页边缘还沾着星核的黏液,黏糊糊的像陈年树胶,封面刻着个模糊的 "苏" 字,笔画里嵌着细碎的金沙。

"文明日记?" 她轻轻翻开第一页,青铜书页发出 "嘎吱" 的声响,像生锈的合页在转动。上面的甲骨文还带着新鲜的刻痕,墨迹仿佛尚未干透:"第一次实验:创造完美秩序宇宙。所有星球按轨道运行,误差不超过 0.001 光年,所有文明按时消亡,无偏差,无意外... 第 73 个周期,宇宙因绝对静止而崩塌,连光线都失去了传播的动力。"

苏瑶的指尖划过 "崩塌" 二字,指尖传来一阵刺骨的冰凉。青铜书页突然 "咔" 地弹出段全息影像:一片死寂的星空,所有恒星都像被冻住的冰球,连光线都在直线上凝固,像一根根僵硬的玻璃丝。画面最后被一片纯白吞噬,连时间都仿佛在那里停止了流动。

"这是..." 林宇凑过来看,鼻尖几乎要碰到书页,呼吸吹动了上面的微尘。第二页的字迹明显潦草了些,笔画里还带着颤抖的痕迹:"第六次实验:注入混沌能量。允许文明自由发展,取消所有规则约束,连物理定律都可以随意修改... 第 12 个周期,因无秩序约束,所有文明互相毁灭,只剩一片虚无,连时间都在这里失去了意义。"

影像里的星空乱成一锅粥,行星像被顽童踢飞的弹珠般乱撞,有的甚至撞出了绚烂的星云。文明的残骸在能量流里漂浮,泽尔甘战士的断矛、翼族的羽毛、硅基的电路板... 看得人心里发堵。

就在这时,裂变的双子星核突然加速旋转,像两个高速运转的陀螺,冰蓝与火红的能量流猛烈撞击,发出 "轰隆" 的巨响。冲击波掀得虚无海倒卷,连远处的月球漩涡都晃了晃。烟尘中突然浮出个熟悉的身影,穿着洗得发白的灰布道袍,袍子上打了三个补丁,手里攥着把竹扫帚,扫帚毛都磨得有些秃了 —— 竟是前作中为保护星核而牺牲的陈长老!

"陈长老?" 林宇和苏瑶同时惊呼,声音里充满了震惊和难以置信。陈长老的量子残影冲他们咧嘴一笑,沟壑纵横的脸上露出慈祥的纹路。他手腕一抖,扫帚在掌心转了个圈,划出道完美的太极图。冰蓝与火红的能量流在图中缓缓融合,像墨滴入水中慢慢晕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最终化作道黑白相间的漩涡。

"小娃娃们,别被表象骗了。" 他的声音带着点沙哑,像砂纸摩擦老木头,扫帚尖轻轻点向星核裂隙,"你看这秩序里藏着混沌的种子,就像鸡蛋里藏着小鸡;混沌里裹着秩序的根芽,本就是一体两面,分不开的。"

林宇突然注意到,陈长老的扫帚柄上有块不起眼的疙瘩,材质竟与盘古斧残片一模一样,连纹路的走向都分毫不差。"这扫帚..."

陈长老笑着举起扫帚,扫帚柄在光线下泛着温润的光泽:"当年在 asteroid belt(小行星带)捡到块奇石头,摸着挺顺手就做了扫帚柄。没想到啊..." 他摩挲着那块疙瘩,"竟是秩序核心的一小块,真是歪打正着。"

他突然将扫帚往星核裂隙里一插,动作干脆利落。"咔嚓" 一声,裂变的星核竟开始缓慢愈合,像受伤的皮肤在结痂。"记住,太刚易折,像块脆玻璃;太柔易散,像捧沙子。" 陈长老的声音里带着期许,"刚柔并济才是长久之道,就像这扫帚,竹柄有韧性,扫帚毛柔软,才能扫干净世间的尘埃。"

苏瑶突然想起文明日记的内容,手指有些颤抖地翻到最后一页。青铜书页突然剧烈发烫,烫得她差点把书扔出去。上面的甲骨文像活过来的小蝌蚪,在页面上快速游动,最终化作行简体字:"第 13 次实验:引入 ' 人类 ' 作为 ' 矛盾变量 ',其情感与理性的永恒冲突,或许是宇宙存续的关键,就像水与火的碰撞才能产生蒸汽,推动文明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