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经残文 作品

第七零四章 杨猛返沪

1913年的1月30日。

农历癸丑年,壬子月,戊寅日。

宜:祭祀、开光、订盟、疗病、针灸、服药……

忌:嫁娶、出行、动土、安葬,行丧、造庙

这一天,也是农历的腊月二十四,南方的传统小年。

大多数国人一直奇怪,为何北方和南方的小年相差了一天。

雍正年间,清宫为节省开支,将原本腊月二十四的祭灶与腊月二十三的祭祖合并,自此北方各地纷纷效仿此制,逐渐演变为北方小年是腊月二十三。

而南方因远离政治中心,更多的保留着自宋代以来‘腊月二十四为小年’的古制,未受清廷直接影响,形成南北地域性的差异。

除此以外,南北两地在小年当天的饮食上,也有着各自的祥祥寓意与地域特色。

南方的核心食物如年糕、汤圆、糍粑,而北方人在小年这一天,大多仍是吃饺子为主。

众人在南京一连几日的行动,行程安排可谓是密不透风,此时自然也没有什么心情去吃年糕或饺子,只能在车上简单的吃了些干粮,便匆匆的赶到了南京下关火车站。

此时的南京,距离上海那种国际都市,还有着不小的差距。

这不仅仅体现在车站内稀疏的人流,也体现在火车站的规模乃至拥有的蒸汽列车数量。

众人的车队径直通过车站大门,停在了站台上面,很快便混与车站内天南海北的旅客一样,背着大大小小的行囊。

只是,这一行人的穿着都很讲究,加上身上各自携带着枪械和武器,个个走起路来皆是龙行虎步,自从进了车站后,便彷佛净街虎一般,让车站远近的混混和小偷们,瞬间都跑得远远的。

“咱们去6号站台!”

轻舟看了看车牌,带着众人穿过前面的站台,直奔六号站台旁的前进号蒸汽机车。

这列火车的车头看起来更大一些,通体的金属车头上,散发出浓浓的蒸汽机械风,两侧的汽笛不时喷出白色的水蒸气,显然已做好了发车的准备。

“走吧,去贵宾车厢!”

众人订的贵宾车厢,便提前上了前进号蒸汽列车,连番激战和奔波了两天两夜,杨猛几乎是无眠无休,哪怕强横如他,也终于感觉到有些疲惫。

“师叔,此行时间不短,还是好好休整一番吧……”

轻舟安排好了黄四海、李书文和佟千钧后,这才又派出手下前去餐车,商量着做些热乎的汤水和早食,给带着伤势的八极门人们补充下食水气血。

“那我便先休息一下,这一路便劳烦你了!”

“师叔客气,您要不等餐车的早食送来,吃过再睡?”

杨猛摇了摇头,随意的躺在了车上的真皮长椅上……

“到了我这个境界,两三天不吃饭也无妨,你且去忙你的,我自睡会再说……”

八极门众人上了车后,则是仍以黄四海为核心,在车厢内分别坐下。

老人家沉沉睡了一夜后,早上起来也感觉胃口大开,等到餐车上做好了汤圆和年糕,老爷子也笑呵呵的吃了起来……

咳咳……

“昨晚你又出去,是找到了那几个鬼佬武圣了?”

黄四海吃了几颗汤圆,便觉得甜得有些发腻,多亏李书文想到老人怕吃不惯,又搞来了两张熏肉大饼,这才让老爷子吃得开心起来……

“嗯,那个被您老扎穿了脚骨的鬼佬,被小猴子立毙当场,那个擅长枪斗术的,我与他打得不分伯仲,后来也被小猴子断了两条腿,唯有那个流里流气的鬼佬最奸猾,宁可跟佟千钧两败俱伤,及时的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