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经残文 作品

第八二六章 逆天改命 以身入局

十六铺码头刺渔事件,第二天就上了《申报》的头版头条,并配以多张现场的照片讲述整个案件,关键之处可谓声情并茂。

照片拍得十分清晰,从中可以看到现场死伤人数之多,以及整个场面之惨烈,令之可谓是轰动全国……

这么大的事件,南方的城市媒体自然迅速转载,并引发了强烈的辐射效应,激起南方各地民众对北洋的强烈不满和反对。

其中以湖北省的《汉口民国日报》、重庆的《渝报》、福建的《求是报》、广东的《羊城新报》以及《华国报》言辞最为激烈。

不仅对自此次事件进行了大篇幅的转载与评论,甚至在当地军政府的默许之下,进行了大规模的游行抗议,在南方各界迅速掀起了反袁风波……

短短的几天时间,刺渔事件便一而再、再而三的进一步发酵,并将矛头最终指向了北洋政府,指向了袁世凯,道明其险恶用心,严重违背了上台之前的承诺……

其中也不乏一些激进派,在报纸上公开发表文章,直言袁世凯妄想军事独裁的真正意图……

如此一来,以东北、北京、河北、河南等北洋势力控制的媒体和报社,也迅速转载并评论了此次事件。

不过,他们自然是从北洋政府的角度出来,来驳斥南方派各大报纸的种种评论、猜测和所谓的无端指责……

一时之间,南北两派泾渭分明,通过各自的笔杆子,纷纷在各地的报纸上发表文章,进行了激烈的辩论和是骂战,将此次事件不断推进和深入发酵……

面对着汹涌而来的民意,哪怕强如袁大头,也感觉这股浪潮有些过头,绝不能容忍其继续发酵。

为了快速平息各地民怨。

袁大头不得不公开发表声明,表示谴责凶手,会派出了精锐来上海,督导上海政府严查此次事件……

当然,没人相信这些人能有什么发现。

经历了此次事件,南北两方关系愈发僵化,都已枕戈待旦,只不过一方一退再退,努力维系着某种脆弱的平衡,一方没有找到合理的借口贸然开战……

“如果可以的话,应该将这个专案组拒之门外,否则一旦他们在上海出事,就会被袁大头反咬一口,我们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

上海,梅陇弄,中西医女子学堂里。

杨猛正逗弄着宝贝儿子,见王亚樵、青衣和杜月笙一同过来,知道局势大概又有了新的变化,连忙将儿子递给了若离。

“你们聊吧,我把儿子送刘妈那里,顺便切点水果过来……”

若离自生了儿子以后,体内的先天婴儿之气也已消散。

不过,她以三十岁出头的年纪,便打破了虚空,让肉身回返先天,甚至如杨猛当初一般,隐隐触碰到了见神不坏的门槛……

六甲养生功从开创至今,已经被她在孕期十月推衍至大成,并在武道修行上,走出了一条完全不同于杨猛的路……

她的这条路,不再追求极致的打法和杀戮效率,而是以强健肉身和锤炼筋骨为目的,继而延生祛病,通过呼吸吐纳与动功行拳,不断提升体内的气血生机……

若离虽已做了母亲,可肉身内的生机不降反升,体现在肉身上,就是身材丰腴火辣,可面容却似少女一般,细腻白皙,皮肤简直吹弹可破……

“姐姐如今就像重返青春,可真是仙女一样的人物……”

青衣看着若离,心里羡慕不已。

“你啊,若是多花些心思在我教你的养生功上,也会延缓衰老……”

若离的功夫越来越高,但心性也随养生之意不再那么火爆,相比于政治和比武,她如今更喜欢相夫教子的生活。

简单听了四人讨论的话题,便渐渐觉得无趣,与青衣笑了笑后,便转身抱着儿子准备离去……

“前世的记忆,如今因为我的主动干涉,是否已处于不同的时空分支?十六铺码头事件,如今也改变了南北之间的舆论风向,算是我穿越至今,对原本的历史做出的最大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