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试点(第2页)

商业贸易,在此刻的沧州竟然变得异常繁华。沧州此时摆脱了当初的贸易只为了最简单的需求交换的属性,在薛家的商队影响下,形成了一个新的产业。沧州除了盐铁外,其余多出来的东西,也被薛家商队带走,销往各地。同时,王庭凌在白玥安和薛元清的建议下,增加了对商队的赋税,沧州刺史制定了新的税收细则,这样下来,沧州的收入竟然增加了不少。而这些增加的收入,又投放于沧江治理和沧州城内建设当中,招来工人劳作,收购材料,又将部分废弃材料二次加工后往其他地方卖。

增加了收入的沧州居民,手里有了闲钱,偶尔打打牙祭,买点小东西,又一步带动了沧州街头小贩的兴起。同时,王庭凌和徐文渊又推出新的法规对于这些小贩摆摊进行治理,又带动了新一轮的建设和经济增长。如此往复之下,沧州虽说处于战备状态,但经济却是逐渐被带动了起来。

白玥安回到沧州后,常去和薛元清探讨商业贸易的问题,也常找徐老夫人和昭阳长公主讨论经济税收等问题。白玥安像是在摊煎饼一样摊开了一个大的摊子,这个摊子自己也在不断壮大,以一种她不得不去面对的方式壮大。

有时候,白玥安也感觉有些无力。她很多事情只是知道个大概,很多时候只能靠自己一边学一边干了。

白玥安叹着气,硬着头皮推动着后续的工作进行。同时,也在拟定着汝阳的发展规划及想法。汝阳这个地方,盛产各类药材,与沧州紧密相连,水系网络互通,且交通便利。沧州许多的药材本身就自汝阳而来。因为汝阳这个地方盛产药材,故而也出了不少郎中。

想到此处,白玥安感觉汝阳除了可以作为转运中心,也能作为一个医疗发展的大城。汝阳的定位一旦明确了,后续很多事情也好继续推进着,白玥安也就开始写起来发展的想法和布局了。

汝阳城里,周姨娘听说了白玥安在沧州的事情,也知晓如今大夏与东凌有一场一触即发的战事。她这些日子学了不少医学相关的内容,虽说不能与许多自幼学习的人相比,但救人之法还是会一些的。加之她本身也在研究各类药材及配比,也研制了一些方子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