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哈尼 作品

第37章 识破

这一幕,似曾相识。

两年前,一位私人收藏家请她们公司帮忙策划一场印章展。这位收藏家手上收藏了中国历代玺印与名家篆刻作品、古印谱和篆刻家印谱,以及珍稀印材等约120多件展品。

签约之后,采购部快速定好了场地。

詹嘉彤去看过,场地面积、总体设施、周边地理环境、交通状况等都符合布展基本要求。

这时,龚雪突然跳出来,认为该场地的租金太高,性价比太低,并极力推荐另一个场地。

采购经理就在詹嘉彤旁边一直抱怨,说什么龚雪推荐的场地安全措施不到位,后期为了保证展品安全,她们公司势必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去填补这方面的不足。整体算下来,根本无法节约成本。说不定还要超支,万一发生展品失窃的问题,之后的保险费也要酷酷涨。完全得不偿失等等。

他天天在她旁边叨叨,烦得詹嘉彤不行。再加上他每一个理由都精准踩在点子上。于是她也没多想,直接找到龚雪,一票否决她的提议,坚持使用采购部定下的场地。

后来呢——

后来,这位私人收藏家单方面宣布取消合同。她们扣下的定金,支付场地位违约金后,所剩无几。

采购部经理事后没有一句抱歉的话,反倒责怪她太冲动了。要是再多等两天,就没必要跟龚雪硬碰硬了。

詹嘉彤到现在还记得他说这话时的嘴脸,一个人得多不要脸才能说出这种话。

横竖他没有任何损失。那次跟龚雪的冲突之后,她的工资再也没涨过一分钱。就连年终奖,也比之前少了一半。

不然怎么说,官大一级压死人呢,这种事她找谁说理去。

同样的情况,同样的伎俩,同样的话术。

这次他又想拿她当枪使,鼓动她冲锋陷阵,张牙舞爪地跟龚雪撕逼火拼,力争拒绝启用所有新供应商。而他呢,躲在她身后,一张嘴喋喋不休,从头到尾置身事外——上演现实版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没有任何折损地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