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民国名角(23)

连日的阴雨后,终于放晴了。

阳光穿透云层,洒在盛云班重建的戏台上,给朱红的柱子和斑驳的墙面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光。

经过那场高烧和悉心照料,顾承欢的身体渐渐康复,又能站上戏台练功了。

这天上午,江逾朝正在戏台边调试京胡,顾承欢则在台上练习《牡丹亭》的身段。

水袖翻飞间,他的眼神时不时飘向台下的江逾朝,带着温柔的笑意。

琴音起时,他便随着节奏迈开脚步,唱腔清越,虽不如从前那般清亮,却多了几分历经沧桑后的醇厚。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顾承欢的声音在空荡的戏院里回荡,带着《游园惊梦》独有的缠绵与怅惘。

江逾朝的琴音轻柔地烘托着他的唱腔,琴弓起落间,仿佛将满园春色都揉进了音符里。

两人眼神交汇时,无需多言,便有默契流淌。这场景落在旁人眼里,竟有种惊心动魄的美。

“好!唱得好!拉得也好!”一个清脆的女声响起。

两人循声望去,只见戏迷阿珍站在院门口,手里拿着一份报纸,正笑着朝他们招手。

她身后还跟着一个背着相机的年轻男人,穿着洗得发白的中山装,眼神里带着好奇和兴奋。

“阿珍,这位是?”江逾朝停下琴弓,疑惑地问。

“这位是城里来的战地记者林先生,”阿珍热情地介绍,“他听说咱们盛云班在战乱里还能唱戏,特意来看看呢!”

被称为林先生的记者笑着走上前,朝两人拱手:“顾先生,江先生,久仰大名。我在前线就听过顾先生的戏名,这次路过,特意来拜访,没想到还能亲眼看到两位合作,真是幸会。”

顾承欢从台上下来,擦了擦汗:“林先生客气了,不过是乱世里讨口饭吃,谈不上大名。”

“顾先生太谦虚了,”林记者笑着举起相机,“刚才看到两位在台上的样子,实在动人,不知可否让我拍几张照片?也让更多人看看,战乱里还有这样的坚守。”

江逾朝看了顾承欢一眼,见他点头,便也笑着应下:“当然可以。”

林记者立刻忙碌起来,选好角度,对着戏台和两人按下快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