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君尚 作品

第30章 战后新篇(第2页)

不仅恢复了武器弹药的生产,还加大了民生用品的制造力度。

同时,他积极拓展贸易渠道,与周边未受战火波及的地区建立更为紧密的商业联系。

用根据地的特色农产品与手工制品,换回急需的物资与资金。

文化教育上,苏婉晴明白精神力量对军民的重要性。

她组织文化界人士,以此次战斗为素材,创作了大量激励人心的文艺作品。

诗歌、小说、歌曲等如泉涌般诞生,这些作品在根据地内广泛传播,歌颂了战士们的英勇无畏,激发了军民们更坚定的抗日信念。

学校复课后,苏婉晴将这些作品融入教材,让孩子们从小了解抗日历史,培养爱国情怀。

她还组织文化宣传队,深入到各个村庄与部队,举办文艺演出、演讲活动,鼓舞军民士气,凝聚人心。

在这百废待兴的重建过程中,张浩与佳人们的感情也在岁月的磨砺中愈发醇厚。

林若雪用她细腻的笔触,将战后根据地的重建场景与战士们的英勇事迹绘成一幅幅画作。

她穿梭于工地与医院之间,捕捉每一个感人瞬间。

一幅描绘战士们帮助农民耕种的画作完成后,她拿给张浩看,眼中闪烁着光芒:“我想让更多人看到,我们不会被打倒,我们在努力重建家园。”

张浩看着画作,紧紧握住她的手:“你的画能给大家带来希望,若雪,谢谢你。”

夏雨萱则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对战士和百姓的慰问演出中。

她编排了许多充满活力与希望的舞蹈,在临时搭建的舞台上,为疲惫的军民们带去欢乐与鼓舞。

一次在医院的慰问演出中,她看到受伤战士们眼中的伤痛与坚强,表演结束后,她走到每一个战士身边,轻声安慰,为他们加油打气。

回到住处,她满含泪水对张浩说:“看到他们的样子,我更想为他们做点什么,让他们知道,他们的付出我们都看在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