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巩固防线,图谋发展(第2页)
后勤负责人也发言道:“物资保障是战斗胜利的基础。我们要加大物资储备力度,不仅要储备武器弹药、粮食和药品,还要考虑到长期抗战所需的各种物资,如衣物、帐篷、工具等。加强与周边地区的贸易往来,拓展物资来源渠道,确保物资供应的稳定。同时,优化物资调配体系,提高物资的分配效率,做到物尽其用。”
会议结束后,根据地内迅速展开了各项工作。在防线巩固方面,战士们和百姓们齐心协力,投入到防御工事的升级建设中。他们用石头、沙袋加固战壕壁,加深加宽战壕。在前沿阵地,设置了更多的陷阱和障碍物,并用荆棘和树枝进行伪装。地雷区的布置更加科学合理,设置了不同类型的地雷,包括触发式、绊发式等,增加敌人突破的难度。同时,各部队按照新的兵力部署方案,迅速调整到位,加强了巡逻和警戒,确保防线的安全。
武器装备研发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陆星辰带领技术团队对缴获的日军武器进行拆解和研究,提取其中的关键技术。他们日夜奋战,对单兵便携式火箭炮进行改良,更换了更优质的发射管,优化了瞄准系统,使其射程增加了近三分之一,精度也大幅提高。同时,针对防空需求,他们利用现有的材料和技术,研制出了一种简易的防空枪。这种防空枪可以对低空飞行的日军飞机进行射击,虽然威力有限,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日军的空中侦察和袭击起到威慑作用。武器维修和保养体系也逐步建立起来,设立了专门的维修车间,配备了专业的技术人员和工具,对武器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情报工作得到了全面加强。王营长从根据地选拔了一批年轻有潜力的人员,经过严格的培训后,充实到情报队伍中。这些新情报人员被派往日军占领区的各个角落,与原有的情报人员相互配合,形成了一个更加庞大、严密的情报网络。他们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情报,包括与当地百姓交流、观察日军军事设施、截获日军通讯等。情报分析团队对收集到的情报进行分类整理和深入分析,绘制了详细的日军情报地图,标注出日军的兵力分布、装备情况、补给路线等重要信息,为抗日联盟的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