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君尚 作品

第286章 战后休整,展望未来(第2页)

后勤负责人也发言道:“物资保障在战斗中面临巨大压力。我们的弹药、药品等物资消耗量大,需要尽快补充。同时,要优化物资储备和调配体系,确保在紧急情况下物资能够迅速、准确地供应到前线。”

会议结束后,根据地内各项战后重整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在防御工事重建方面,战士们和百姓们齐心协力,投入到紧张的建设中。他们从周边山区开采石料,砍伐树木,运来大量的沙袋。新的防御工事不仅加深加宽,还采用了更科学的结构设计。战壕内部设置了多个避弹掩体和交通壕,便于战士们在战斗中隐蔽和转移。在前沿阵地,增设了更多的碉堡和暗堡,配备了轻重机枪,形成交叉火力网。同时,在防御工事周围,埋设了更多种类的地雷,包括反坦克地雷和防步兵地雷,并用巧妙的伪装加以掩盖。

武器装备研发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陆星辰带领技术团队日夜钻研,对缴获的日军武器进行深入分析。他们参考日军坦克的装甲构造和火力配置,对单兵反坦克武器进行改进。通过更换更优质的弹药和优化发射装置,大大提高了武器的穿甲能力。针对防空需求,技术团队利用现有的材料和技术,研制出一种新型的防空火箭筒。这种火箭筒采用了简易的制导装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对日军战机的命中率。同时,技术人员还对其他常规武器进行了保养和升级,确保其性能更加稳定可靠。

情报工作进入全面强化阶段。王营长从根据地内选拔了一批忠诚勇敢、机智灵活的人员,经过严格的培训后,充实到情报队伍中。这些新情报人员被派往日军占领区的各个角落,与原有的情报人员相互配合,编织起一张更加严密的情报网络。他们深入日军军营、通讯站、物资储备库等重要地点,通过各种手段收集情报。情报分析部门引入了新的分析方法和工具,对收集到的海量情报进行细致梳理和深入研究,力求从繁杂的信息中提取出有价值的关键情报,为抗日联盟的决策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