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逸君 作品

第4617章 韩姨洗窗帘,帮我家顺带洗的纱帘(第2页)

到了韩姨家阳台,她先把纱帘放进大盆里,倒上温水,又从柜子里拿出一瓶淡蓝色的洗衣液:“这是专门洗真丝和纱质面料的,不含荧光剂,洗出来不发硬。你平时洗纱帘可别用洗衣粉,碱性太强,容易把纱线洗脆了,用个两三年就破洞。”她一边说一边用手轻轻揉搓纱帘,泡沫细细密密的,沾在纱线上像撒了层碎雪。阳光透过阳台的玻璃窗照进来,韩姨的白发上沾了些细小的泡沫,在光线下闪着微光,我忽然想起小时候外婆洗蚊帐的模样,也是这样低着头,手指在织物间慢慢游走,连每个角落都不放过。

“当年在纺织厂,我们洗样品布可有讲究了。”韩姨搓着纱帘,忽然开口讲起往事,“那时候厂里做出口的窗纱,每批样品都得手工洗,水温必须控制在三十五度,多一度少一度都不行,不然颜色就会跑偏。有次新来的小姑娘没注意,用了四十度的水,洗坏了三块样品布,哭得跟啥似的,还是我陪着她重新做了三晚,才赶上交货期。”她说着笑了起来,眼角的皱纹挤在一起,像揉皱了的纱帘,却透着温暖的光,“现在想想,那时候虽然累,可看着自己经手的布料漂漂亮亮地运到国外,心里就特别踏实。”

洗到纱帘中间时,韩姨忽然停下手,指着一处不起眼的地方:“你看这儿,是不是有个小破洞?”我凑过去一看,果然见纱线上有个芝麻大的窟窿,边缘还挂着几根断了的线头。“这是被老鼠咬的吧?”韩姨皱着眉,“前阵子小区里有几家都闹老鼠,你可得注意,晚上别把零食放在阳台。”她说着从抽屉里拿出一卷细棉线和一根针,“我给你补补,不然窟窿会越扯越大。”

韩姨补纱帘的手法很特别,不用顶针,也不用穿线器,只用手指捏着针,线在纱帘上轻轻一绕,就缝出一个小小的十字结,针脚细得几乎看不见。“这是我们纺织厂的‘暗缝法’,补完后从正面看,根本看不出补过的痕迹。”她一边缝一边说,“当年厂里有个老裁缝,能用这种手法补好撕破的窗纱,客户收到货都没发现,还夸我们的质量好。”我看着她的手指在纱帘上翻飞,针和线像有了生命似的,在破洞处慢慢游走,不一会儿,那个小窟窿就消失了,只剩下细细的棉线,和原来的纱线融为一体,不仔细看根本分辨不出来。

洗完纱帘,韩姨又把它们放进洗衣机里脱水,转速调得很低:“脱水时转速不能太高,不然纱帘会拧成麻花,晾的时候就不好抻平了。”脱水完成后,她和我一起把纱帘搬到楼下的晾衣杆上,两人各拽着纱帘的一角,轻轻往两边抻:“晾纱帘得趁湿抻,不然干了就皱巴巴的,跟没洗似的。”风一吹,湿哒哒的纱帘轻轻晃动,水珠顺着纱线往下滴,落在地上溅起小小的水花,阳光透过纱帘照过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像撒了层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