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逸君 作品

第4635章 姜姨织围巾,多织半尺给我家的温暖

腊月的风裹着雪粒子砸在玻璃窗上,发出细碎的“沙沙”声,我缩在客厅的暖气片旁写作业,鼻尖还沾着刚从外面玩雪带回的凉意。突然,楼下传来熟悉的“噔噔”脚步声,带着棉鞋踩过积雪的湿闷,紧接着是防盗门被轻轻叩响的三声——不用猜,准是姜姨来了。

我趿着棉拖鞋跑过去开门,冷风裹着一股淡淡的羊绒毛线味涌进来,姜姨裹着枣红色的旧棉袄,围巾把半张脸都埋住,只露出一双笑眼,手里还拎着个鼓鼓囊囊的蓝布包袱。“小远,你妈在家不?”她的声音带着呵出的白气,落在我手背上,暖乎乎的。

妈妈从厨房探出头,手里还拿着沾着面粉的擀面杖:“他姜姨,这么大雪还跑过来,快进屋烤烤火。”姜姨笑着把包袱往茶几上一放,解开绳结,露出里面几团绕得整整齐齐的毛线,有深灰的、米白的,还有一团像夕阳染过的橘色,在暖黄的灯光下泛着柔和的光。“这不快过年了嘛,想着给你家父子俩织两条围巾,今天把线带来,让你看看颜色合不合心意。”

我凑过去摸了摸那团橘色毛线,软乎乎的像小猫的绒毛,指尖还能感受到毛线里细密的纤维。姜姨见我喜欢,把那团橘色往我面前推了推:“这颜色亮堂,适合小孩,等织好了,你围上准暖和。”妈妈擦了擦手走过来,拿起深灰色的毛线看了看:“你这手艺,织出来的围巾又厚实又好看,去年你给隔壁李大爷织的那条,他到现在还天天围着呢。”

姜姨摆摆手,从棉袄口袋里掏出一副磨得发亮的竹针,针尾还缠着一圈浅灰色的线,显然是之前织到一半的。“织围巾这事,讲究的是针脚匀,拉力稳,每一针都得带着心思,不然织出来要么松垮垮的不保暖,要么太紧了勒脖子。”她一边说,一边拿起竹针和毛线,指尖灵活地翻飞起来。只见她左手捏着针,右手把毛线绕上去,针尖一挑一勾,毛线就乖乖地在针上形成了一个个整齐的小线圈,动作娴熟得像在跳一支温柔的舞。

我趴在茶几旁,盯着她的手看入了迷。姜姨的手不像妈妈的手那样光滑,指关节有些粗大,虎口处还有几道浅浅的茧子,那是常年织毛线、做针线活留下的痕迹。可就是这双手,织出的毛衣、围巾总是又暖和又好看,小区里好多邻居都找她帮忙织过东西。

“姜姨,您织一条围巾要多久啊?”我忍不住问。姜姨手里的针没停,眼睛盯着线圈:“像这种粗毛线,给你爸那样的大高个织一条,大概要四五天。要是细毛线,就得七八天了。织的时候不能急,一天织两三个小时,累了就歇会儿,不然眼睛和手都受不了。”她顿了顿,看了我一眼,笑着说:“不过给你织这条,我得织得小一点,省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