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川欲成山 作品

第222章 终末之墟的择路者

法则之树的叶片化作星尘飘落时,彩虹尽头的星系轮廓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清晰起来。莱安的青铜日志突然剧烈震颤,封面上的银蓝色光流与彩虹产生共振,在虚空里投射出一行古老的星轨文字:“终末之墟,择路者的试炼场——唯有直面‘选择的终点’,方能窥见宇宙的终章”。

“终末之墟……”砚的光轨碎片悬浮在彩虹边缘,碎片表面的星图正快速重组,“古籍里只记载过这个名字,说它是‘所有选择最终交汇的地方’。但没人知道它具体在哪,就像没人能说清‘宇宙的终点’究竟是什么模样。”

墨的青金色鳞片突然泛起暗紫色的涟漪,鳞片上浮现出影蚀体祖辈留下的警示:“影蚀体的禁忌传说里提到,终末之墟住着‘择路者’——他们不是具体的生命,是宇宙诞生时就存在的‘选择意志’的具象化。择路者会向每个抵达这里的文明抛出同一个问题,答错的文明会永远困在‘重复选择的循环’里。”

话音未落,彩虹突然化作一道螺旋状的光轨,光轨的枕木上刻着密密麻麻的符号——这些符号与莱安绘图笔的纹路、烬锤子的家族纹章、茧纺锤的金线轨迹、砚光轨碎片的古籍文字、墨鳞片的影蚀体印记完全吻合,像一条用他们五人的“选择痕迹”铺成的路。

“是‘共鸣光轨’。”莱安抚摸着枕木上自己的绘图笔纹路,纹路突然亮起,“只有与我们拥有相同选择频率的存在才能踏上这条路。”他转头看向众妙星系的方向,明正站在法则之树旁向他们挥手,长杖上的淡蓝色光芒与光轨产生呼应,“看来执律者们选择留在后方守护法则之种,把解开终末谜题的机会留给了我们。”

烬的锤子在光轨上敲出清脆的声响,银灰色光流顺着枕木蔓延,唤醒了更多符号:“我父亲的日志最后画过类似的光轨——他说‘每个选择都在为宇宙铺路’,当时我不懂,现在才明白:我们走过的每一步,都是宇宙终章的伏笔。”

茧的纺锤突然抛出一缕金色丝线,丝线缠绕在光轨的某个节点上,节点处立刻浮现出织匠文明的画面:两个白发织匠在光桥两端同时剪断丝线,断裂的丝线没有消散,反而化作两条缠绕的星轨,最终汇入终末之墟的方向。“纺的日记里夹着半片丝线,”茧的指尖轻触画面,“她说‘选择的终点不是结束,是新选择的起点’——就像织网时剪断旧线,是为了织出更坚韧的新网。”

五人踏上共鸣光轨的瞬间,身后的众妙星系开始变得透明。莱安回头望去,只见法则之树的根系正顺着银蓝色光桥扎向时间矿脉,虚境之墟的暗金色大陆与真实星轨形成闭环,七个星系的光轨像七道彩色的河流,最终都汇入他们脚下的螺旋光轨——原来他们走过的所有路,从一开始就朝着终末之墟延伸。

光轨两侧的景象在快速变化:有时是补痕星系记忆之树开花的清晨,有时是环轨星系裂痕愈合的黄昏,有时是观星者星系星盘转动的子夜……这些画面里的每个文明都在做出选择,而每个选择的终点都指向终末之墟。

“看那里!”砚突然指向左侧的一幅画面:织网人第一次与噬痛者握手时,掌心里渗出的星尘正化作共鸣光轨的枕木,“是‘选择的共振’!不同文明的选择虽然不同,但‘选择本身’产生的能量是共通的,这些能量汇聚起来,才撑得起终末之墟的存在。”

莱安的青铜日志自动翻到新的一页,页面上出现了一个从未见过的符号:符号由七个星系的光轨纹路组成,中心是一个旋转的黑色漩涡,漩涡边缘写着一行小字:“择路者的问题:当所有选择都抵达终点,宇宙该何去何从?”

螺旋光轨的尽头,是一片悬浮在虚空中的白色大陆。大陆上没有山川河流,只有无数条交错的光轨,每条光轨的尽头都立着一块半透明的石碑,石碑上刻着不同文明的名字:织匠、铸界者、影蚀体、执律者、映镜者……莱安甚至在角落看到了“执迷族”(妄念者前身)的石碑,只是石碑上的名字已模糊不清。

“是‘文明选择碑’。”砚的光轨碎片投射出石碑的内部结构,“每块石碑里都封存着对应文明的‘最终选择’——织匠的石碑里是和解的光桥图纸,铸界者的是修复时间矿脉的方案,影蚀体的是与其他文明共情的契约……”他顿了顿,指向执迷族的石碑,“只有这块石碑是空的,看来他们从未做出真正的‘最终选择’,只是在利用别人的选择牟利。”

就在这时,所有石碑突然同时转向大陆中央,石碑顶端的光流汇聚成一个巨大的身影——这个身影由无数流动的光轨组成,没有固定的形态,时而化作织匠的纺锤,时而化作铸界者的熔炉,时而化作映镜者的无妄镜,正是墨提到的“择路者”。

“欢迎来到终末之墟,选择的继承者们。”择路者的声音像无数文明的低语重叠在一起,每个字都化作光轨符号在虚空里跳动,“在回答终极问题前,你们需要通过三重试炼——这不是考验,是让你们看清自己选择的‘本质’。”

择路者的身影突然分裂成三个光团,光团落地后化作三个试炼场的入口,入口处分别刻着“过去之镜”“现在之网”“未来之雾”的字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