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月亮上的嘟嘟 作品

第166章 毛遂自荐的苏绰(第3页)

这句话像一柄利剑,直刺杨檦心底最脆弱的地方。他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在寒风中迅速凝结成冰晶。宇文泰确实派密使接触过他,许诺的官职比刘璟还要高半级。但苏绰说得没错,一旦尔朱兆平定中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将军!"副将急切地低声道,"宇文都督那边..." "住口!"杨檦厉声喝止。他转身望向冰封的黄河,浑浊的冰层下暗流涌动,就像他此刻纷乱的心绪。

半晌,杨檦终于长叹一声,转过身来时,眼中已经多了几分决断:"镇北将军之事不要再提,我杨檦有自知之明,回去告诉玄德公,七日后,我亲自去长安见他。"

苏绰深深一揖:"将军明智。右将军必不负所托。"

当苏绰将这个好消息带回长安时,刘璟正在府中与几位谋士议事。听闻苏绰归来,刘璟光着脚亲自迎出门外。

"先生辛苦了!"刘璟一把扶住要行礼的苏绰,眼中满是欣喜,"快进来暖和暖和。"

厅内炭火正旺,刘璟亲自为苏绰斟上一杯热酒:"天寒地冻,先生为我奔走,实在过意不去。"

苏绰双手接过,一饮而尽:"使君厚爱,绰愧不敢当。"

刘璟目光灼灼地看着他:"先生大才!仅凭三寸不烂之舌就说动杨檦来投,不知可愿留在刘某帐下效力?"

苏绰放下酒杯,郑重其事地整理衣冠,而后深深拜下:"刘使君若不嫌弃,绰愿效犬马之劳。"

刘璟大喜,亲自扶起苏绰:"我得先生,如鱼得水!"他转向其他谋士,"传令下去,设宴为苏先生接风!"

当夜,刘璟府中灯火通明,觥筹交错。而远在黄河岸边的杨檦,却独自站在船头,望着长安方向出神。历史的车轮,就在这一夜,因一个书生的三寸之舌,悄然改变了轨迹。

(苏绰(498年-546年),字令绰,京兆武功(今陕西武功)人,是南北朝时期西魏着名政治家、改革家,北周政权的奠基者之一。他以卓越的治国才能和改革举措,为西魏强盛及北周建立奠定了重要基础,相关事迹如下:

早年经历与被赏识

? 苏绰出身士族家庭,博览群书,尤善算术与经史。早年为西魏大行台贺拔岳幕僚,后贺拔岳遇害,宇文泰接管其军,苏绰因才华被推荐给宇文泰。

? 一次宇文泰与公卿出猎,路过汉代仓城遗址,问左右谁能解释其来历,唯有苏绰对答如流,且引申古今治国之道,宇文泰大为赞赏,从此委以重任,逐步提拔为大行台左丞,参与军国机密。

改革举措与治国思想

? 制定《六条诏书》(544年):

这是苏绰为西魏制定的治国纲领,内容包括:

1. 治心身:要求官员修身正心,廉洁奉公;

2. 敦教化:重视道德教育,移风易俗;

3. 尽地利:劝课农桑,发展农业生产;

4. 擢贤良:打破门第,选拔贤能之士;

5. 恤狱讼:公正执法,减轻刑罚;

6. 均赋役:调整赋税徭役,减轻百姓负担。

宇文泰将其颁行全国,要求官员熟记,不通此诏者不得为官,成为西魏改革的核心政策。

? 改革官制与文书制度:

? 推行“朱出墨入”的公文制度(用红笔批改、黑笔书写),提高行政效率;

? 参考《周礼》制定六官制度(天官、地官等),为北周官制改革奠定基础,影响后世官僚体系。

经济与军事贡献

? 经济上:主持修订户籍与赋役制度,清查隐户,均平赋税,鼓励开垦荒地,使西魏经济得以恢复,国库充盈。

? 军事上:为宇文泰谋划战略,参与制定对东魏和南朝的军事策略,在后勤保障与政策支持上助力西魏军队战斗力提升。

生平与后世影响

? 苏绰深受宇文泰信任,常被召至府中商议国事,有时通宵达旦。546年,他因积劳成疾去世,年仅49岁。宇文泰亲临吊唁,悲痛不已,追赠苏绰为冀州刺史,谥号“景”。

? 苏绰的改革思想兼具儒家仁政与法家务实,其《六条诏书》成为中国古代治国的经典文献,对隋唐制度(如科举制、均田制)亦有深远影响。后世称其为“救时良相”,范文澜在《中国通史》中评价他“为北周创立法制,奠定了隋唐制度的基础”。)

喜欢北魏谋国:这个玄德太强了请大家收藏:()北魏谋国:这个玄德太强了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