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月亮上的嘟嘟 作品

第231章 收人我老刘家一绝(第2页)

他忽然想起一事,转身对气喘吁吁赶来的参军崔昂道:"传令,关中大赦!除十恶不赦之罪,其余囚犯,皆可减刑释放!"

崔昂闻言微微一愣,胡须抖了抖:"大王,此举是否...时值年关,牢中多有盗匪..."

刘璟抬手打断,眼中精光闪烁:"王妃有喜,乃天赐祥瑞,本王岂能吝啬恩泽?再者,可命各县严加管束,若有再犯,罪加一等!"

崔昂见状,不再多言,拱手退下。转身时,他瞥见刘璟脸上闪过一丝计谋得逞的笑意,心中顿时了然——大王这是要借机收买人心啊。

刘璟搓了搓冻得发红的手,忽然压低声音:"对了,羊侃、李檦...也该见见了。关了一年多,锐气该磨得差不多了。"

崔昂会意:"臣这就去安排。"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 三日后,汉王府偏殿。炭火将室内烘得暖如春日,却驱不散羊侃周身的寒意。他被带进殿内时,衣衫虽已换新,但面容仍显憔悴。曾经魁梧的身躯瘦了一圈,颧骨高高凸起,唯有那双眼睛依旧锐利如刀,仿佛能刺穿人心。

刘璟端坐案后,见他进来,竟亲自起身相迎:"祖忻(羊侃字),委屈你了。"

羊侃一怔,没想到刘璟竟如此客气。他微微低头,刻意让散乱的鬓发遮住眼中闪过的警惕:"败军之将,何敢当大王如此礼遇?"声音沙哑,像是许久未曾开口。

刘璟叹息一声,示意侍从退下,亲自为他斟了一杯热酒:"天寒地冻,祖忻先暖暖身子。"

羊侃盯着那杯琥珀色的酒液,没有动作。酒香氤氲,勾起他记忆中父亲羊祉书房里常年不散的酒气。那是泰山最好的梨花白,父亲总说...

"祖忻,"刘璟的声音将他拉回现实,"你我皆是汉人,何必如此生分?"

羊侃抬眼,目光如电:"大王有何指教,不妨直言。"

刘璟不急着回答,而是负手走向窗前。窗外,几名侍卫正在雪地里操练,呼出的白气在寒风中迅速消散。"自永嘉之乱以来,汉人颠沛流离已二百余载。"他声音低沉,如同闷雷,"多少豪杰志士,空有一腔热血,却无处施展。"

羊侃握紧了拳头,指甲深深掐入掌心。父亲临终前的嘱托言犹在耳:"侃儿,若遇明主,当以汉室为重..."

"祖忻,"刘璟转过身,目光灼灼,"你父亲羊祉当年曾言,'此生唯愿见汉室复兴',可对?"

羊侃如遭雷击,父亲的声音仿佛穿越时空在耳边炸响。他强自镇定:"大王如何知晓家父之言?"

刘璟微微一笑,从袖中取出一封伪造泛黄的信笺:"这是你父亲当年写给故友的信,偶然为我所得。"他展开信纸,朗声读道,"'今观萧衍沉溺佛法,三次舍身同泰寺,国库空虚而寺庙金碧辉煌,此非明主之相...'"

"够了!"羊侃猛地站起,案几被撞得摇晃。他胸口剧烈起伏,眼中血丝密布,"大王究竟想要什么?"

刘璟不慌不忙地将信折好,缓步上前,忽然单膝跪地,拱手道:"祖忻,本王不才,愿以汉室复兴为己任,望你得助一臂之力!"

羊侃大惊,连忙扶起他:"大王何至于此!"触手处,刘璟的手臂坚硬如铁,掌心却滚烫如火。

刘璟直视他的眼睛:"梁主萧衍,笃信佛法,三次舍身出家,朝政荒废,百姓困苦。这样的人,值得你效忠吗?"

羊侃沉默良久,内心天人交战。他何尝不知萧衍昏聩?听闻去年大旱,建康城内饿殍遍野,而皇帝却耗资百万修建同泰寺...可梁国终究给了他官职、爵位...

"大王,”他终于开口,声音嘶哑,"羊侃有一问。"

"但说无妨。"

"若他日汉室复兴,大王当如何自处?"

殿内霎时寂静,只闻炭火噼啪作响。刘璟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大笑:"好个羊祖忻!"他猛地拍案,"若天佑汉室,我自当王有四海,还天下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