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月亮上的嘟嘟 作品

第289章 老郑头的保命策略(第2页)

后帐炭火正旺,崔昂从袖中取出一封火漆密信:"大王命将军在北庭招募三万精锐,防备柔然入侵。"他声音压得极低,"更要注意与高欢任命的夏州刺史刘丰接触。"

杨忠盯着信笺上汉王私印的朱砂痕迹,眼前闪过这次二哥送来的那些新式长刀。他不动声色地将信笺凑近烛火,跳动的火焰映亮了他眉骨上的旧伤:"末将明白。"

此时帐外传来刘亮醉醺醺的叫嚷:"杨三郎躲哪儿去了?莫不是怕了大舅哥的梨花酿?"杨忠与崔昂相视一笑,再出帐时已是那个豪气干云的北庭都督:"刘大哥今日不带够三十坛好酒,休想走出我这大营!"

—————

三百里外的长安城飘着今冬第二场雪,郑府暖阁内银丝炭烧得正旺。荥阳郑氏家主郑道昭摩挲着手中的茶杯,看着对面侃侃而谈的韦夐。这位自诩"逍遥公"的京兆韦氏子弟,此刻眼中跳动着与他清高名声不符的炽热光芒。

"汉王让郦道元那个勘测水文的粗鄙之人主持吏考,分明是在羞辱我等士族!"韦夐的玉簪在激动中微微颤动,"家弟孝宽在玉壁立下汗马功劳,可大王竟将让那个寒门出身的黎磊出任河内都督!"

郑道昭轻啜一口茶汤,氤氲水汽模糊了他眼中的算计。他想起半月前长子郑述祖在书房里的哭诉——那孩子连《左传》都能倒背如流,却因策论中"门第取士"之语被汉王当场黜落。

"韦贤弟慎言。"郑道昭状似无意地瞥向窗外,假山后闪过一片黛蓝色衣角。他故意提高声音:"大王推行均田制乃利国利民之举,我等自当鼎力相助。"

韦夐会意,从袖中取出一卷竹简推过案几:"前日有童谣传于市井——'金乌坠,玉兔升,未央宫里换新灯'。"他指尖在"换"字上重重一顿,"来和的谶语,也该让百姓们知晓了。"

郑道昭心头一跳。那个小童预言汉王世子刘英"非帝王相"的事,早被绣衣卫严禁谈论。他故作迟疑:"这...若是触怒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