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高澄的姿态(第2页)
若干惠望着贺拔岳坚毅的侧脸,知道再劝无用。他暗自叹了口气,心想主公一向重情义,此刻必是担心泰山大营的将士们,却又不得不做出艰难抉择。他想起家中年迈的母亲和年幼的儿子,心中一阵刺痛。
贺拔岳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铠甲发出清脆的碰撞声:"阿惠,我知你担忧家中妻儿。但事已至此,唯有孤注一掷。拿下颖州后,我们立刻回军支援寇洛和怡峰。"
若干惠看着贺拔岳眼中闪烁的决然光芒,终于点头:"末将遵命。"他的声音低沉而坚定,但眼中仍有一丝挥之不去的忧虑。
翌日黎明,八千铁骑如离弦之箭,向颖州方向疾驰而去。马蹄声震天动地,卷起漫天尘土。贺拔岳一马当先,心中却如同压了一块巨石。他不断回想着斥候的报告,宇文泰反常的举动确实令人费解。但箭已离弦,只能向前。他握紧缰绳,感受着战马奔腾时的震动,心中默念:一定要速战速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与此同时,三百里外的青州城内,气氛凝重如铁。 年轻的守将刘淇站在城墙上,望着远处隐约可见的敌军旗帜,手心渗出冷汗。他不过二十出头,从军仅三年,虽然曾跟随贺拔岳和怡峰学习兵法,但面对高澄的三万大军,仍感到力不从心。城墙上的风很大,吹乱了他额前的碎发。
"贾刺史,敌军势大,是否应向泰山前线求援?"刘淇转身询问身旁的青州刺史贾思勰,声音因紧张而略显尖锐。
贾思勰捋着短须,眼中闪烁着一缕忧思:"不可。泰山乃天险,若前线大军回援,我军将失去最后屏障。届时敌军衔尾追杀,楚王多年基业将毁于一旦。"他说这话时,目光始终没有离开远处逐渐逼近的敌军。
刘淇握紧拳头,指甲深深陷入掌心:"但城中仅有五千守军,如何抵挡高澄三万精锐?"他的声音微微发颤,既是因为恐惧,也是因为愤怒。
贾思勰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刘将军,楚王待你如何?"
刘淇一愣,随即挺直腰板,眼中闪过一丝坚定的光芒:"楚王待我恩重如山!三年前我不过是个农家子弟,是楚王提拔我于行伍之中,教我读书习武,此恩此德,刘淇没齿难忘!"他的声音越来越响亮,"末将一定誓死守卫青州城!"
"既如此,"贾思勰轻叹一声,拍了拍刘淇的肩膀,"你更应明白,楚王重情义。若知你为他牺牲,必悲痛不已。所以——不必刻意求死。"
刘淇困惑地看着这位德高望重的刺史大人,不明白他话中深意,但还是郑重地点了点头。他望向远方逐渐逼近的敌军,心中默默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三日后,高澄大军如黑云压境,将青州城围得水泄不通。城墙上,守军们紧张地调整着弓弩的角度,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恐惧与决心。
城下,高澄骑在一匹纯白战马上,身披银甲,面容俊美却冷峻。他不过十一岁年纪,眼中却有着远超同龄人的锐利与深沉。他抬起手,身后的军阵立刻安静下来。
"攻城!"高澄一声令下,声音虽稚嫩却充满威严。数十架投石机同时发射,巨石如雨点般砸向城墙,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
"稳住!"刘淇在城墙上奔走呼喊,声音已经嘶哑,"兄弟们,楚王正在前线与逆贼宇文泰作战!我们要守住家园,保护城中父老!"他的铠甲上已经沾满了尘土和血迹,但眼神依然坚定。
守军们在他的激励下重振士气,箭矢如蝗般射向攀爬云梯的敌军。但敌众我寡,北门很快被冲车撞开一个大洞,木屑四溅。
"将军,北门破了!"一名士兵满脸是血地跑来报告,眼中满是惊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