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刘璟的帝王之术(第2页)
"千真万确!"校尉从怀中取出一卷布告,小心翼翼地展开,"汉王有令,没收萧纪和各大世家的田地,按人头分给无地百姓。成年男子每人四十亩,女子二十亩!"
消息如野火般在村中蔓延。不一会儿,村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将校尉团团围住。有人伸手想摸那布告,又怕弄脏了,手伸到一半又缩了回去。
"军爷,我家五口人,能分多少亩?"一个面黄肌瘦的中年汉子挤到前面问道。
"分了田,赋税几何?"一个精明的老妇人紧接着问。
"若是世家大族回来讨要,该如何是好?"年轻人则更关心土地的永久性。
校尉耐心地一一解答:"赋税二十税一,比梁国时轻得多!至于世家..."他拍了拍腰间的佩刀,刀鞘发出沉闷的声响,"有汉军在,谁敢夺你们的田?"
老农听完,突然跪倒在地,粗糙的双手颤抖着抚摸校尉的靴子:"老汉...老汉活了六十岁,第一次有了自己的田地!"泪水顺着他沟壑纵横的脸颊滚落,"汉王万岁!汉军万岁!"
周围的村民见状,也纷纷跪下,有人甚至激动地哭出声来。校尉连忙扶起老农,自己的眼眶也有些发热。他想起自己家乡被世家霸占的土地,想起饿死的妹妹,心中对汉王的忠诚又深了几分。
类似的场景在巴蜀各地上演。短短数日,汉军的声望在民间达到了顶峰。百姓们自发地为汉军送粮送菜,甚至有青年主动要求参军。"保卫汉王,保卫我们的田地!"成了最响亮的口号。
——————
八百里加急的快马日夜兼程,将巴蜀大捷的消息送至长安。马蹄声惊醒了沉睡的都城,尚书令长孙俭连夜召集五相紧急议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烛光摇曳的议事厅内,长孙俭展开战报,眉头却未舒展:"贺拔将军已平定巴蜀,萧宝夤授首,萧纪被俘。"他环视在座诸位重臣,"但人事任命需汉王亲自定夺,尤其是五品以上官员。" 左仆射苏绰沉吟道:"巴蜀地险民富,易守难攻。当年昭烈帝据此而成帝业,不可不慎。"
"正是此理。"长孙俭点头,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案几,"速派快马将战报送至新野,请汉王定夺。"
信使换马不换人,一路飞奔,终于在十日后抵达新野大营。当他跌跌撞撞冲入中军大帐时,铠甲上还带着沿途激起的尘土。
刘璟看完战报,朗声大笑,笑声震得帐内烛火摇曳:"好!贺拔兄弟果然不负所托!"他随即收敛笑容,若有所思地摩挲着战报的边缘,"只是这巴蜀之地..."
"大王可是在忧心巴蜀治理?"军师刘亮适时出现,拱手问道。
刘璟将战报递给他:"亮弟且看。贺拔允处置得当,但巴蜀远离中枢,易成割据之势。当年先祖据蜀而成帝业,孤不得不防。"
刘亮仔细阅读战报,眼中闪过赞赏:"贺拔将军允文允武,实乃良才。不过..."他话锋一转,声音压低,"正因巴蜀险要,更需谨慎安排。一着不慎,恐成心腹之患。"
刘璟走到沙盘前,凝视着蜀地地形,手指在成都位置轻轻点了点:"二弟高昂性格鲁莽,不宜镇守;三弟杨忠在北庭防备草原;于谨老成持重,镇守陇西多年;独孤信新定河西未久;李虎我又需带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