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陈霸先潜龙在渊(第2页)
三日后,处理完这些“琐事”的萧衍,迫不及待地将国事交给太子萧纲,自己则匆匆返回同泰寺修行去了。仿佛那些军国大事,还不如敲钟诵经来得重要。
——————
十几天后,东宫。
太子萧纲面对案几上堆积如山的奏折,愁眉不展。岭南僚人的叛乱愈演愈烈,求援的奏疏如雪花般飞来。这个温文尔雅的太子,本擅长诗文歌赋,如今却被推到了处理军国大事的前台。
“殿下,广州刺史又送来急报。”东宫洗马徐陵呈上一份血迹斑斑的奏折,“叛军已围困州府多日,再不救援,恐怕...”
萧纲接过奏折,手微微颤抖。奏折上还带着干涸的血迹,可想见送信人经历了怎样的艰险。他知道父皇不理朝政,这一切都要自己来决断。
“徐洗马,可有良策?”萧纲急切地问道,眼中满是焦虑。
徐陵沉吟片刻:“朝中名将要么被贬,要么不愿出征。臣推荐宗室子弟萧映出任广州都督,率军平叛。萧映虽年轻,但办事干练,或有奇效。”
萧纲如获至宝,立即下诏任命萧映为广州都督,总领平叛事宜。
——————
萧映接到诏命时,正在书房读书。他放下诏书,长叹一声。这位宗室子弟虽年仅二十八岁,却早已看透朝堂的虚妄。
“父亲,这可是个烫手山芋啊。”萧映对父亲萧憺苦笑道,“岭南叛乱规模浩大,我这一去,怕是凶多吉少。”
萧憺抚须沉思:“我儿可有对策?”
萧映摇头:“朝中名将要么被贬,要么不愿出征。那些所谓名士,一听要去岭南,都推三阻四。”
然而皇命难违,萧映只得开始筹备。他派人四处寻访能人异士,却接连碰壁。那些世家子弟一听要去岭南平叛,纷纷称病推辞。
就在萧映几乎绝望时,一个幕僚悄悄建议:“大人何不试试寒门子弟?听说建康油库吏陈霸先通晓兵法,很有见地。”
“一个油库吏?”萧映挑眉,但随即释然,“也罢,非常之时,当用非常之人。”
——————
建康城西,油库衙门。
陈霸先正在清点油桶,三十岁的他眉宇间已有几分沧桑。出身寒微的他,虽然胸有韬略,却只能在油库做个小小吏员。每日与油污为伴,空有满腔抱负无处施展。
“霸先!好消息!”同僚急匆匆跑来,“广州都督萧大人要见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陈霸先手中账本差点掉落。他压抑住激动的心情,整理了一下粗布衣衫:“可知所为何事?” “说是要咨询平叛之策,你的机会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