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老骥杨乾运的新生(第3页)
雪越下越大,刽子手的大刀扬起又落下,鲜血染红了整片雪地。一颗颗头颅滚落在地,眼睛兀自圆睁,似乎不敢相信这一切。有妇人哭晕过去,有孩童吓得尿了裤子,但军令如山,无人能够幸免。
被裹挟的佃户们吓得面无人色,有人甚至呕吐起来。杨乾运走到他们面前,声音如铁:"都看清楚了吗?这就是从贼的下场!"
人群中一片死寂,只有风雪呼啸。
突然,杨乾运语气一转:"若尔等平日受秦氏欺压,可到州府上告。汉王仁德,必为尔等做主。"他目光扫过众人,"但若有人胆敢从贼——"
他猛地转身,指着秦氏的尸体:"犹如此家!"
处理完秦氏叛军,杨乾运回到戎州府衙。副将跟进来,低声问道:"将军,那些佃户该如何处置?"
杨乾运脱下沾血的手甲,淡淡道:"发放路费,让他们回家。另外,张贴告示:凡受秦氏欺压者,可来州府申告,一经查实,返还田产。"
副将有些犹豫:"这样是否太过宽仁?万一其中混有叛党..."
杨乾运看了他一眼:"治国之道,恩威并施。威已示之,现在该施恩了。"他走到窗前,望着渐渐停歇的雪,"这些佃户大多是被裹挟的可怜人。若一味严惩,反而会逼反更多人。"
副将恍然大悟:"将军英明!"
杨乾运摇摇头,眼中闪过一丝疲惫:"不是什么英明,只是多年为官的经验罢了。"他想起在南梁时,就是因为朝廷对世家太过纵容,才导致民不聊生。如今汉王给了他这个机会,他定要彻底铲除这些毒瘤。
"报——"一个斥候匆匆进来,"将军,发现白氏家族的踪迹,他们往万州方向去了。"
杨乾运眼中精光一闪:"白珉这个老狐狸,果然不敢来戎州。"他沉吟片刻,"不必追击,守住戎州要紧。派人通知万州方面,让他们小心防备。"
斥候领命而去。杨乾运走到案前,提笔写起奏报。他要将今日之事详细禀报汉王,同时建议对巴蜀世家采取分化策略——严惩首恶,宽待胁从。
雪停了,阳光穿透云层,照在戎州城的皑皑白雪上。杨乾运写完奏报,长长舒了口气。平定叛乱只是开始,如何让巴蜀真正归心,才是更大的挑战。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他知道,白珉这样的世家代表不会轻易放弃,但只要汉王信任他,只要百姓支持他,他就有信心还巴蜀一个朗朗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