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子文艺 作品

第42章 黄河岸边的教育守望者

在《冰阳之歌》中,主人公草儿和冰儿的故事,给冰阳带来了家的暖和国的爱。

草儿从教师到诗人到主持人再到剧本的编剧,最后以导演的身份告诉黄河岸边的家乡父老:冰阳不愧为黄河母亲的儿子。

冰儿的成长有草儿的培育,人才辈出师德师风见长,黄河岸边的乡村教育离不开草儿和冰儿。

在黄河岸边的那所初级中学里,草儿和冰儿的身影就是黄河滩乡村教育的代言……

——题记

黄河岸边的教育守望者

在黄河那波澜壮阔、日夜奔腾的岸边,有一座小小的初级中学,它承载着无数乡村孩子的梦想,也见证了一段段温暖人心、关乎成长与奉献的故事。而草儿与冰儿,便是这故事里熠熠生辉的主角,她们的故事被写进了《冰阳之歌》,成为了传递家的暖和国的爱的动人篇章。

草儿,最初是以一名教师的身份走进这所黄河岸边的中学的。那时候的她,年轻且充满朝气,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忱,怀揣着改变乡村孩子命运的坚定信念。她站在那略显简陋的讲台上,看着台下一双双充满好奇与渴望知识的眼睛,暗暗发誓,一定要倾尽全力,让这些孩子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她教的是语文,课堂上,她总是用那富有感染力的声音,将一篇篇课文演绎得绘声绘色。从古诗词里的风花雪月,到现代文中的人间百态,她带着孩子们在文学的海洋里尽情遨游。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她常常会结合黄河岸边的风土人情,讲述那些口口相传的民间故事,让书本里的知识变得鲜活起来。孩子们听得入迷,眼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之光,而草儿看着他们,心中满是欣慰。

除了日常的教学工作,草儿还有着一颗细腻的诗人之心。在课余时间,她喜欢把对生活的感悟、对黄河的热爱、对孩子们的期许,都化作一行行优美的诗句。她常常坐在黄河边,望着那滔滔河水,任思绪随着水流飘荡,手中的笔在本子上不停地书写着。她的诗歌里,有黄河落日的壮丽,有岸边垂柳的婀娜,更有乡村孩子纯真的笑脸。渐渐地,她的诗作在当地的文学圈子里有了些名气,大家都知道黄河岸边有一位会写诗的教师,她用诗歌传递着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眷恋。

或许是因为诗人的才情,草儿又被邀请去担任一些文化活动的主持人。那是一个全新的挑战,站在舞台上,面对台下的观众,她起初也会紧张,但很快,她那大方得体、妙语连珠的主持风格便赢得了大家的认可。她用温暖的话语串联起一个个节目,让每一场活动都充满了浓浓的文化氛围。

然而,草儿并没有满足于此,她的内心深处,还藏着一个更大的梦想——创作剧本。她觉得,通过剧本,可以把更多黄河岸边的故事展现出来,可以让更多人了解这片土地上人们的生活、情感与坚守。于是,在无数个夜晚,她挑灯夜战,查阅资料,构思情节,塑造人物。她将黄河的雄浑、乡村的质朴、教育的力量都融入到了剧本之中,经过反复打磨,终于创作出了一部部饱含深情的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