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子文艺 作品

第72章 服装厂的文学时光(第2页)

就这样,经过了一个多月的磨炼,我终于也能像模像样地做出一些简单的服装部件了,心里别提有多自豪了。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也逐渐和车间里的工友们熟悉了起来。

这里的工友们来自全国各地,有着不同的口音,不同的生活背景,却都怀揣着相似的梦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在这座城市里站稳脚跟,为家人创造更好的生活。有个叫阿强的小伙子,来自河南农村,他年纪不大,却已经是车间里的技术骨干了。他每天总是第一个到车间,最后一个离开,干活的时候全神贯注,那认真的模样仿佛手里制作的不是一件件普通的衣服,而是一件件珍贵的艺术品。

还有李姐,她是四川人,为人特别热情豪爽。她看我一开始什么都不会,总是主动过来帮我,还会从家里带一些自己做的辣椒酱分给大家吃。在这个充满烟火气的服装厂,我感受到了一种别样的温暖,这种温暖也成为了我继续坚持下去的动力。

在我来到这个厂三个月后,厂里又开始招工了。我一下子就想到了我的学生梦瑶,她一直对文学创作有着浓厚的兴趣,而且也渴望体验不一样的生活,积累创作素材。我便把她邀约了过来,想着我们可以一起在这里一边工作,一边进行文学创作。

梦瑶刚来的时候,和我当初一样,对车间的工作充满了新鲜感,但很快也遇到了各种困难。不过她那股子不服输的劲儿和我很像,每天都在努力学习,进步也特别快。我们在工作之余,常常会找个安静的角落,一起交流在车间里的所见所闻,分享自己新的创作灵感。

夜晚的服装厂宿舍区,有着别样的宁静。我和梦瑶,还有其他几个工友,会坐在宿舍前的空地上,望着满天繁星,谈论着各自家乡的故事,谈论着对未来的憧憬。那些时刻,仿佛生活的疲惫都被这宁静的夜色和温暖的话语给驱散了,留下的只有对生活满满的热爱和对创作的热情。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对服装厂的了解越来越深入,从车间里的生产流程,到仓库的管理,再到销售部门的运作,我都一一去体验、去观察。我和不同岗位上的员工们聊天,听他们讲述自己在这里工作的酸甜苦辣,听他们说起家里年迈的父母、年幼的孩子,那些平凡而又真挚的故事,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星星,照亮了我创作的思路。

为了更全面地展现服装厂的风貌,我还跟着厂里的运输车队,去给各个销售点送货。坐在颠簸的货车上,看着车窗外不断变换的城市街景,想着这些凝聚着服装厂工人们心血的衣服即将被送到不同的人手中,心里满是感慨。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遇到过不少挫折。有时候,因为过于专注于收集素材,导致自己在工作上出现了一些小失误,受到了车间主管的批评。还有的时候,创作陷入了瓶颈,觉得自己收集的素材虽然很多,但却不知道该如何组织,如何用文字更好地呈现出服装厂这个小社会里那些动人的故事和鲜活的人物形象。

每当遇到这些困难,我就会想起路遥先生在创作《平凡的世界》时所经历的艰难困苦,和他比起来,我这些又算得了什么呢?我便重新打起精神,调整自己的状态。工作上更加认真仔细,避免再出现失误;创作上,我会把收集到的素材一遍又一遍地梳理,写了又改,改了又写,有时候为了一个章节的内容,会熬上几个通宵,反复琢磨每一个用词,每一句话的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