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子文艺 作品

第97章 草根诗人雅丽的井冈山之梦(第3页)

“没错,这就是咱井冈山的魅力所在呀,每一寸土地、每一处风景都承载着历史,值得铭记。”雅丽笑着回应道。

这次采访之旅结束后,雅丽迎来了新的机遇,她被一家网站看中,邀请她成为专栏诗人。

“雅丽呀,我们看了你写的那些关于井冈山的作品,特别有感染力,想邀请你在我们网站开个专栏,专门写井冈山的红色故事,你愿意不?”网站编辑打来电话说道。

“真的吗?那太好了呀,我当然愿意,我一直就盼着能有更多人看到我写的这些故事呢。”雅丽激动地回答道,脸上满是惊喜。

从此,雅丽在专栏上用心撰写着一篇篇文章,吸引了众多读者。而我创办的艺术传媒也与雅丽有了合作的契机。

“雅丽姐,我觉得咱们可以一起打造一个艺术平台,把各种跟井冈山红色文化相关的作品都汇聚起来,让更多人参与进来,你觉得咋样?”我跟雅丽商量道。

“哎呀,这想法好哇,这样就能让更多人通过不同的艺术形式了解井冈山了,咱们得好好规划规划。”雅丽兴奋地说道,眼里闪烁着光芒。

在筹备平台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难题。有一回,我们在讨论平台的定位和内容方向时,出现了分歧。

“我觉得咱们还是要多注重诗歌、散文这些传统文学形式,毕竟红色故事用文字表达更有韵味呀。像之前我写的那篇《黄洋界上的英魂》,好多读者都说看了之后特别有感触,仿佛跟着文字回到了当年的战场,感受到了战士们的英勇无畏。要是咱们平台多一些这样的高质量文学作品,肯定能吸引不少人关注呢。”雅丽坚持自己的看法,说起自己的文章,满是自豪。

“雅丽姐,我理解你的想法,但现在短视频这些新媒体形式也很受欢迎,咱们也得跟上时代步伐呀,加入一些影像作品之类的,传播效果可能更好呢。你看之前有个小团队做了个关于井冈山红色故事的短视频系列,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把那些故事演绎出来,在网上可火了,好多年轻人都点赞转发呢。”我说出了自己的顾虑,还举了个例子来佐证自己的观点。

雅丽沉思了一会儿,然后说道:“你说得也有道理,那咱们可以两者结合嘛,既保留传统文学的深度,又利用新媒体的优势,把平台做得更丰富多样些。就像之前我去学校给孩子们讲红色故事的时候,发现光讲有时候他们理解得还不够深刻,要是配上一些相关的小视频呀,他们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听得可认真了。”

“对呀,雅丽姐,这样肯定能吸引更多不同年龄段的人关注呢。”我赞同地点点头。

随着平台的不断发展,雅丽更是忙得不可开交,但她始终充满热情。

有一次,平台举办一场线下的红色文化分享会,雅丽在台上分享自己的创作经历时说道:“我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井冈山人,从小就热爱这片土地,热爱写作。一路走来,有过困难,有过质疑,但我从来没想过放弃,因为我知道,这些红色故事不能被遗忘,我要让它们在大家的心里一直传承下去。记得有段时间,我写文章写到瓶颈了,怎么都找不到灵感,心里特别着急。那天我又去了黄洋界,站在山顶上,看着眼前熟悉的景色,想着当年战士们在这里浴血奋战的场景,突然就有了思路,回去就写了一篇《黄洋界的晨曦》,好多读者给我留言说看了很感动,那一刻我就明白,只要扎根在这片土地,用心去感受,总会有写不完的故事。我希望咱们这个平台,能成为大家了解井冈山、感受红色精神的窗口,让更多的人能从中汲取力量,去追逐自己的梦想。”

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那一刻,我看着雅丽,心里满是敬佩。她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对红色文化的传承,编织着那个读书时代就种下的梦想,而我也坚信,在她的努力下,井冈山的红色之梦会在更广阔的天地里绽放光彩,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