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子文艺 作品

第101章 瑞典之旅,乡土情长(第3页)

在这样的聚会中,我聆听着他们的故事,感受着他们对文学的执着与热爱,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文学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可以跨越国界、跨越种族,触动每一个人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然而,在这异国他乡的文学狂欢与美丽的乡村风景之中,我心底始终萦绕着对故乡那片土地的深深眷恋。我想起故乡农村那连绵起伏的山脉,虽然没有瑞典森林这般规整,却有着别样的雄浑与苍茫。山上的一草一木都是我儿时的伙伴,我曾在那里放牛,躺在草地上看着天空中变幻的云朵,幻想着山的那边是什么样子。

故乡的田野里,到了收获的季节,那金黄的麦浪随风翻滚,就像一片金色的海洋。农民们头戴草帽,弯着腰在田间收割,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那质朴的笑容比任何美景都要动人。村子里,古老的石磨还在,它承载着岁月的痕迹,见证了一代又一代农民辛勤劳作的日子,把粮食磨成粉,做成香喷喷的食物,那是生活的味道,也是家的味道。

夜晚,故乡的小院里,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听着长辈们讲述着家族的故事,那些先辈们如何在这片土地上开垦、耕耘,如何在艰难的岁月里坚守,只为了让子孙后代能过上好日子。这些故事里蕴含着浓浓的乡土情,是我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也是我创作的源泉。

我开始构思那部关于《神农氏的后代》的作品,我想以故乡的农民生活为蓝本,展现他们在时代变迁中的喜怒哀乐。我要用文字描绘出那田间地头的辛勤劳作,那夏日里为庄稼浇水的汗水,那冬日里修补农具的专注;我要写出他们在面对天灾时的无奈与坚韧,在丰收时的喜悦与感恩;我要刻画他们邻里之间互帮互助的淳朴情谊,还有那传承千年的农耕文化在他们身上的体现。

我深知,我是农民的儿子,我的血脉里流淌着对那片土地的热爱,就如同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血脉,奔腾不息,滋养着大地;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手脚,推动着时代的发展;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屹立千年,见证着历史的沧桑。故乡的农民们,就是这片土地的脊梁,他们用自己的一生,在默默耕耘中诠释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土地的忠诚。

在瑞典的这段时光里,无论是乡村的美丽风景,还是那令人瞩目的诺贝尔文学奖的故事,都成为了我文学道路上的宝贵养分。我汲取着这里的文化与灵感,却也更加坚定了要为故乡的农民书写赞歌的决心。我要把这份乡土情长,通过文字传递给更多的人,让世界看到中国农民那平凡而伟大的生活,让《神农氏的后代》成为我报答那片土地养育之恩的最好礼物。

瑞典之旅,让我在文学的世界里畅游,更让我在乡土情长的羁绊中,找到了自己前行的方向,那就是用文字去铭记、去歌颂、去传承,永不止步。